转眼间,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一周,春节的热闹与团圆感也随之淡去。大街小巷早已恢复了平常的忙碌,而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带来了不一样的节日气氛。这一天,仿佛是春节的一次延续,也是人们心中一个重要的节日标志。
正月十五(2月24日)是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民间素有吃汤圆的习惯。汤圆既是团圆的象征,又以其清甜的口味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不过汤圆虽好吃,但也要适量。2月23日,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辉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汤圆糖分、油脂含量较高,食用时要注意切勿贪嘴。
元宵节将至,又到了吃元宵、汤圆的时候了。每每这个时候,元宵和汤圆总让一些人分不清楚。二者到底有何区别?民俗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来华说,“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汤圆”是南方人的称呼,二者都是糯米粉制品,却有着诸多不同。
元宵节吃元宵、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春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不论是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对身体都有益处,但毕竟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不宜过量食用,以下几点食用注意事项需要关注。
大皖新闻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吃汤圆、猜灯谜……2月12日,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萧寒向记者介绍元宵节的习俗以及合肥民间的元宵节活动。萧寒向记者介绍,元宵节有丰富的习俗活动,比如吃汤圆、猜灯谜、舞龙狮、跑旱船、闹花灯等等。
又到元宵佳节,少不了赏花灯、吃汤圆。南方的汤圆,北方的元宵,寓意着团圆与圆满。汤圆不仅是一种传统食品,而且对人体具有滋补保健的药用价值。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