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宋朝称呼皇帝)啊,今日上朝,可不要忘了俺拜托你的事。”宋朝仁宗年间,皇帝将要上朝的时候,张贵妃躺在他的怀中,娇滴滴地说。仁宗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又在她翘臀上捏了一把说:“宝贝,你放心好了,朕不会忘记的。”仁宗充满自信地上朝,没想到事没办成,反而弄了一肚子气。
老话说人有三急,意思就是说不分高低贵贱还是男女老少,这便意和尿意要是一上来只怕是夹着屁股也憋不住,所以对于咱们现代人来说,除了极少数很重要庄严的场合外,其他诸如开会、上课和考试这些集体活动,如果你提出来想去上个厕所,虽然有点不礼貌,但一般都能获得批准,毕竟不能把人给憋坏了。
俗话说的好“人有三急”,那在皇帝早朝时候有人内急可怎么办呢?在古代,大臣们每天早晨天未亮就要守在午门外等着皇帝“开会”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早朝。在明朝时期,大臣们大概在北京时间凌晨3点就出现在宫外等着皇帝开会了。是不是感觉凌晨三点很晚?
古代非常重视礼仪制度,在与皇上议论政事的早朝上更是如此,不管穿着或与皇上应对的方法都相当讲究,每个大臣的站位也都有所规范,但早朝的时间长短不定,而人难免有三急,若是真的碰到了尿急、腹泻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在古代,皇帝和皇后是普天之下最尊贵的两口子,他们作为天下人敬仰的表率,不仅需要德行过人,更需举止文雅。那么,他们内急的时候该如何保持“优雅”呢? 正常情况下,皇帝和皇后在皇宫中内急时,只需要喊“出恭”,便有专门负责端“恭桶”(也就是痰盂,小木桶之类的)的小太监或者小宫女上前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