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里,以毛泽东、朱德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革命的危急关头,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井冈山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为此后的中国革命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者:姜华(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从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到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东北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地区。东北解放区耕地面积广阔,作物出产丰富,农村人口众多。
在农村人口占比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起点上,能够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很重要的一点是解决好农村问题,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建设的认识发展和实践探索,对于在新发展阶段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回溯中国革命历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这一独特战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方向,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血的教训让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包含九个部分,共33条,首次提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并在其中第八部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中要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也就是文件中第28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