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弘扬‘二七精神’育红笛赏析研讨会”在郑州德化街附近的一座小楼上举行。研讨会上,发明育红笛的郑州市民毕雅思与河南音乐学院大一新生马琳,用这款新乐器深情演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映山红》等红色经典乐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3月30日下午,在明媚的校园春光里,郑州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非遗馆里迎来了管城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师生一行的到来。在学校实训处主任朱冬梅的带领下,管城区工人第二新村小学的师生们通过实地参观非遗馆、现场体验木版年画、陶艺等非遗项目的制作,近距离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李松涛/文图日前,郑州市二七区棉纺路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学生们利用自制的民族乐器进行了精彩的演奏。这场音乐会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音乐才华,更是将科学与音乐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中原网讯讯(记者 成燕 文/图)6月10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围绕今年活动主题“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郑州多个县(市)区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非遗主题活动,邀请市民感受璀璨的中华文明。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迎来第九次考古发掘一曲笛音越古今8000多年时光,可见证沧海桑田,也可凝固在一支约20厘米长的七孔骨笛之中。出土自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是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可吹奏《梁祝》等现代乐曲。
河南博物院九件镇馆之宝中,这件古笛是年龄最长的宝贝。史前是指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父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等等,直到夏朝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