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 李晓楠摄/光明图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牡丹的喜爱和咏颂。瞧,百花争艳的季节,雍容华贵的牡丹在河洛大地华丽登场了!
牡丹盛花期,游客徜徉花海。花海写生画春天。王城公园仙气飘飘妆造汉服馆内,顾客络绎不绝。牡丹花动洛阳城。孟津区朝阳镇石沟村鲜切花基地成为花的海洋。郑占波 摄第四十一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启动仪式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举行。张然 摄□王以震“每天睁开眼都要发货,忙得不可开交。
大河网讯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8月15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走进洛阳牡丹瓷博物馆。来自埃及、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的6名留学生在“牡丹花都”洛阳欣赏“永不凋谢的牡丹花”。提到洛阳,必能想起牡丹。
中新网洛阳1月1日电 (记者 韩章云)《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月1日起施行。这是古都洛阳对牡丹这项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名片制定的首部法规。图为游客在洛阳观赏牡丹。(资料图)韩章云 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来源:经济日报朝阳透过云层,倾泻而下,染红了波光粼粼的洛河。流淌千年、迤逦向东,在与奔腾黄河拥抱前,洛河在洛阳境内挽起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五都荟洛,生生不息。
土桥,洛阳市老城区的一个农村社区。春节前夕,得知地处“牡丹花都”一隅的土桥,以培育反季节催花牡丹见长,寒冬腊月里“催花经济”甚是火热,记者遂前往一观。采访并不顺当,无他,花农、干部、主播都太忙,顾不上搭话。
洛阳市王城公园连片盛放的牡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本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陈学桦 肖遥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曹润泽11月19日,洛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北国花城”建设等工作。从闻名遐迩的“牡丹花都”,到新晋目标“北国花城”,洛阳围绕“一朵鲜花”,真可谓是下足了功夫、鼓足了干劲。
【来源:洛阳网】迎着冬日暖阳,登上城市阳台观景平台,只见洛河波光粼粼,沿岸洛浦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城市阳台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不少市民纷至沓来,成为假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早就听说这里大变样,趁着天气晴好,来实地感受一下,确实很有格调!
昨日,我市举行《洛阳市洛阳牡丹保护与发展条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明确《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主要有哪些亮点?洛阳牡丹新品种研发、培育情况如何?我市在落实花都、花城建设工作方面有何规划?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鲜切花和盆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