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了央国企就肯定有编制吗?第一种,正式员工,也就是直接和央国企签订劳动合同的合同制员工,也叫做企业编制,但是企业编制和体制内的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是不一样的,一般通过校招进入央国企的,那都是企业编制的正式员工,也称为在册员工,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不犯重大错误的情况下,是不会被轻易裁员的。
对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找工作无疑是比较热门的话题,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是大多数梦寐以求的结果,但是,对于现实的人力资源市场来说,各种工作却是五花八门,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求职者能够确定只要顺利通过招考程序,就可以保证有相关的编制,进而确保求职者的自身利益,除此之外其他的工作,最终结果如何大部分求职者都比较迷茫,那么,对于国企工作岗位而言,其属于有编制吗?
在谈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制内。根据百度百科对“体制内人群”的定义来看:“泛指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编制内员工或依靠国有资产获得收益的群体。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
但实际上国有企业单位的编制和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机关事业编制要通过报名考试,面试,体检公示筛选等一系列的过程,相对来说是非常的繁琐和不容易,考进一个机关事业编制可能一个岗位,最后几百个人甚至上千个人在竞争。
也相信很多人对公务员、事业编、国企职工这三种的区别不是很清楚,我根据自己做《国企聘》这个网站3年以来了解到的一些信息,简单谈下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如果是大错误可以顺着网线来打我。
一般在国企职工中有两种身份,一种是有编制职工,另一种是外聘职工。国企职工存在不同身份的主要原因是:在国企尤其是央企中,企业人数是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规定好的,每年在编职工的总数量是确定的,但是企业要发展,在编人员的数量是远远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的,所以就出现了另一种用工形式,与单位签订短期劳动合同的外聘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