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BCI)技术,作为现代科技与医学融合的璀璨明珠,正悄然改变着我们对医疗领域的认知边界。这一革命性的技术,通过构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桥梁,不仅为传统医疗手段难以触及的难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更预示着医疗模式即将迎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
本文基于2010—2021年科学引文索引平台的脑机接口相关论文数据,以及德温特创新平台收录的相关专利数据,从脑机接口论文和专利的数量、国家分布、顶尖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等角度,分析了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发展趋势、研发实力分布以及研究热点演变等。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董兴生根据WHO数据,全球有超过3.5亿抑郁症患者,基本上每20人中就有1人遭受抑郁症的折磨。更遗憾的是,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有20%~30%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面临无药可用、无医可治的困境。脑机接口技术可能在这条幽暗隧道中投下微光吗?
近年来,随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深化发展,脑机接口技术已经成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优先支持发展的创新型技术之一,成为我国脑计划“一体两翼”、“十四五”规划中“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重要的战略前沿技术之一。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两篇论文神经科学论文,研究人员报告研发出新的脑机接口装置(BCI),能够比现有技术更迅速、更准确且覆盖更大词汇量地将大脑活动解码为语言。该研究结果展示旨在帮助严重瘫痪人群恢复沟通能力的技术的进步。
程和平院士、吴朝晖院士、张旭院士、王以政院士等联合撰文,大脑结构与功能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相关科学知识既能够解析人类思维的产生和运作方式,也能够与信息通信技术有效融合,催生出人工智能、类脑智能、数字社会等新兴业态。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和作战形态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军方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和半自主系统纳入军事行动,现代军事作战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战争的社会属性增强,摧毁、扭转社会意志等成为新的军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