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有个叫薛定谔的物理学家,把一只猫和放射性原子核一同放进了箱子里。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实验造就了一只永远都不知道死活的猫:薛定谔的猫。这只在物理课本里名留青史的猫,也成了最让科学家头疼的猫。▲薛定谔的猫真正的“猫奴”,要从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算起。
从1974年诞生的凯蒂猫到之后的哆啦A梦、《甜甜私房猫》和《夏目友人账》中的猫咪老师;从《海边的卡夫卡》里听普契尼歌剧的咪咪,到由猫主演的电视剧《猫侍》,日本的猫形象从单纯的性格,发展到具有和人类一样丰富的情感。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宣德四年(1429),“爱猫人士”朱瞻基将一幅画赐给内阁大臣杨士奇。在酷爱丹青的帝王中,宣德皇帝朱瞻基独树一帜。他是一个绘画全才,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尤其难得的是,这一爱好并不影响他的主业——其在位期间,朝政清明,国力强盛,史称“仁宣之治”。
1904订阅号现在公众平台开放免费问答。如果你有关于手机或其他数码产品方面的问题,欢迎来提问。买手机怕被坑?小米、魅族、华为、一加...该买哪个?想配台电脑但是什么都不懂?数码产品琳琅满目什么时候买才不亏?
现代人里十有七八都成了猫奴,拜倒在猫咪呆萌可爱的外表下,不是在家养猫主子,就是在网络上云吸猫。这主要是因为明世宗十分尊崇道教,一心想要长生不老,而在中国古代传说中,猫有九条命,这就象征着猫长寿,这一点正符合明世宗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所以他对猫尤为喜爱。
1在哪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了猫的形象?跟我熟的朋友大概马上就说:狸猫换太子。是的,我喜欢《三侠五义》,当然会首先想说狸猫换太子。个人认为《三侠五义》原书其实可以分三部,第一部可以叫做《狸猫换太子》,第二部就是《五鼠闹东京》,第三部是《襄阳平叛》。
来源:环球时报日本雅虎新闻网11月28日文章,原题:“毛茸茸中毒”,中国的单身女性“猫奴”中国几年前开始流行“吸猫”“猫奴”这样的说法。所谓“吸猫”是指猫主人把脸凑到毛茸茸的宠物猫身上的亲密动作。“猫奴”即“猫咪的奴隶”,是爱猫者自嘲的说法。
“猫奴”与“狗奴“”之争,可谓由来已久。但是两者真得有那么大的区别吗?最近,美国的社交网站“脸书”对16万名养猫养狗人士进行了在线调查,发现“猫奴“”和“狗奴”确实存在区别。首先就是,“猫奴”比“狗奴”更可能是单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