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眼新闻便民服务资讯#10月25日上午9点,武汉协和重庆医院首个平移项目——髋膝关节置换日间手术中心授牌仪式暨武汉协和关节外科与麻醉科“守护关节 健康同行 ”义诊活动将在两江新区人民医院院前广场举行,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4位专家将提供免费诊疗和健康咨询服务。
4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肿瘤科主任杨坤禹教授,在2024医学科普荆楚行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会上宣布,华中最大质子医学中心目前已完成设备调试,即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临床试验,现面向全社会招募质子治疗实验患者。
“让‘罕见’被看见,更能获得治疗。”2月28日,在第十七届世界罕见病日来临前夕,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宣布,该院成立的罕见病诊疗中心,将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可诊可治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健康护航。
“换肺”是终末期肺病患者活下来的唯一希望,如果能将患者的病肺变“废”为宝,将大大缓解患者苦等供肺的困境。1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为一名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实施自体肺移植手术。1月21日检查显示,53岁的周先生肺功能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了。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摄影记者 王永胜通讯员 聂文闻 陈有为去医院看病,不知道挂哪个专科、哪个专家,只用告诉AI症状,它来帮助匹配适合的专家;抢不到的专家号,AI可以帮你挂;预约挂号后,“医生数字人”可提前“问诊”,自动生成病情小结,交给医生为面诊做准备……5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
乘地铁到中山公园站下,专门去熟悉一下武汉协和医院。要走c出口,不然你要弯很远才能走到马路对面的协和医院。从地铁入口可以到医院门口。老百姓看病不容易,医院里面人满为患,本来就心忧,对城市和医院不熟,又生着病,最主要钱不多,真是愁人啊!普通人真是怕生病哪!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9日讯“一针清除癌细胞”不是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将CAR-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带到患者身边。5月8日,该院在华中地区首个开设CAR-T门诊,将由多学科专家为血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张菡 金煦 谢林近日,协和医院车谷院区骨科关节外科冯勇教授团队在国产机器人的辅助下,为一名老年患者完成膝关节外侧单髁置换术。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恢复良好,这标志着骨科微创治疗复杂膝关节疾病迈上了新的台阶。
近日,武汉协和医院车谷院区骨科关节外科冯勇教授团队在国产机器人辅助下成功为一名老年患者完成膝关节外侧单髁置换术。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恢复良好。汪爷爷小时候因摔伤导致右膝关节骨折,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未能及时治疗,导致左右腿长短不一。
武汉晚报讯 “路面有没有积雪?”“能不能开车?”2月4日武汉持续遭遇雨雪冰冻天气,一些准备上医院看病的市民出行前都会彼此这样打听。4日下午,记者从协和医院主院区驱车至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车谷院区,车行一路畅通。在协和医院各个院区,记者看到,这里防滑防冻措施到位,就医秩序井然。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陈有为 夏仕笑义诊、查房、授课、讲科普……多样化的医疗服务让新疆人民感受到国家医疗队的温暖关怀。10月14日上午,国家巡回医疗队(武汉协和医院)巡回医疗工作第二站走进博州博乐市,并于博乐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乐市人民医院)举行启动仪式。
为心衰患者的心脏装上两个强劲马达,通过一个外置“大脑”控制做功,从而有效代替两个衰败的心室工作……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和夏家红教授带领团队,运用医工融合,让全球首例集成化双心室辅助装置在该院成功应用。
武汉晚报讯(记者罗兰 通讯员陈有为)“术后第一天,爸爸就恢复了部分记忆,认出我来了!”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在湖北省率先开展阿尔茨海默病的外科手术治疗,5名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术后记忆力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