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最近几年,重读最多的作品就是《静静的顿河》。这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140万字。140万不是个小数目。阅读经常像赶路,你会希望它早一点结束。但我读得极为享受,每次重读都兴趣盎然,都有新的所得。它的漫长让我饱尝阅读的富足。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罗斯顿河河畔哥萨克人生活的长篇巨著,作家用平实朴素的文字叙说了哥萨克人在残酷战争中的奋力挣扎:本该平和宁静的村庄日渐凋敝,农田无人照管,就连仓房上的铁公鸡也在诉说着战争带来的痛苦。
1925年,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刚刚二十岁出头,就凭借小说《静静的顿河》成为了声名大噪的天才作家。看完《静静的顿河》你就会发现,在故事当中,肖洛霍夫向世人阐明了一个全面又深刻的道理:人生潮起潮落,命运从无定数。
编者按:今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西部网·陕西头条联合陕西省作家协会,邀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赵韦,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弋舟、钟法权、陈仓,老舍散文奖获得者朱鸿,著名网络作家风圣大鹏、清扬婉兮等推荐文学作品,并畅谈关于读书的思考和感悟。
“他常常梦见孩子们,梦见阿克西尼亚、母亲和其他几个已经不在人世的亲人。格里高利的一生已经过去,而过去的一生就像一场短短的噩梦。”这句话出自《静静的顿河》大结局处,格里高利在橡树林里躲藏了一年之后,忍不住对孩子的思念,决定深夜潜逃回鞑靼村前的思想活动。
2022年的芒种时节,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再度联手,邀请来自中原大地的邱华栋、冯俊科、柳建伟、李洱和梁鸿等五位河南籍作家共读人民文学出版社镇社之宝“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分享阅读秘笈。
16小时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8小时俄语话剧《静静的顿河》,5小时钢琴家马祖耶夫“拉赫”马拉松……正在进行的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涌现了不少马拉松式的超长演出。这些超长演出对观众的体力、脑力、审美力发起挑战,但无一例外都掀起话题,令观众痴迷。
7月26日下午,第十五届“读者大会”在济南市图书馆顺利举办。活动现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在回答读者如何提升写作技巧之问时谈道,“我把书分为好几种,一种是枕头边的,一种是桌前的,一种是沙发上的,还有一种是厕所里的,这几种书都要读,写作技巧都藏在文学作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