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4月29日讯 一到节假日,高速路服务区的充电桩“车满为患”;而在一些停车位十分紧张的区域,由于燃油车的误占,也影响到新能源车辆的及时补电,这些让新能源车主一度焦虑的情形,正通过这项技术攻关获得缓解。
交汇点讯 1月25日中午1时许,位于沪蓉高速黄栗墅服务区的充电服务区域,南京新能源车主吴峰停好车,接上充电线,左手一台正在给小车充电的“机器狗”吸引了他的目光。“这只‘狗’可以在充电排队时,随机游走,灵活行动,‘跑’到暂时没有排上桩的新能源车面前实时‘补电’。
本报记者 罗阳奇《人民日报》(2025年01月16日 第 13 版)郑汉旺驾驶的新能源汽车在长兴服务区充电。本报记者 罗阳奇摄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1月14日,腊月十五,2025年春运的第一天。刘明慧和丈夫郑汉旺早早地就起了床。
本报记者 李雯珊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11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1月份至11月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真是太惊险了!没想到在充电站前没电了,还好有这台移动充电桩,不然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近日,从鹰潭前往浙江金华拜年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张先生途经上饶服务区准备充电,没想到在距离充电区域还有几十米的时候,爱车直接“罢工”。
“10分钟,电量从43%充到了70%。”1月24日临近正午,合安高速陈埠服务区内充电车位已有些供不应求,急着赶往安徽安庆过年的张先生首次尝试“移动充电桩”,“虽然比固定桩的功率小一些,只有60千瓦,但充电速度也还可以。
来源:【重庆日报网】“我正要去金佛山看雪,充电的时候就遇到了免费测胎压这个好事,这下可以放心开车上山了!”12月28日,在国网重庆包茂高速大观服务区充电站,一位正在享受免费测试胎压服务的市民感叹说。国网重庆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员工为车主开展充电服务,测试胎压情况。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朱葭苇 张屹 朱侠光 记者 张帆受访单位供图4月30日,嘉兴市高速公路10对服务区移动充电机器人实现全覆盖,标志着嘉兴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高速服务区固定充电桩加移动充电机器人全覆盖的设区市。
“多亏了这台充电机器人,要不然在路上进退不得。”近日,在通城县银山大道旁,新能源汽车车主刘颖看着仪表盘上不断增加的电量数值,焦急的心总算放下了。刘颖口中的充电机器人全名为移动充电机器人,是供电公司新兴产业部门推出的一种半自动化的新型充电设备。
【来源:沧州日报】日前,在京台高速沧州服务区停车场内,一台可移动的“绿色充电宝”正在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这台充电设备无需土建接线,可以根据我们对各个充电站的视频监测,灵活部署到有需求的场所,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服务。”国网沧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说。
2月15日,正月初六,北京迎来了返京高峰。在京港澳窦店服务区进京方向电动汽车充电站里,前来充电的新能源汽车络绎不绝。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除了原有的充电桩之外,还增加了四台可移动的充电设施,为车主大幅减少了等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