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胜正”是武侠小说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书中最后的赢家往往是身为正派大侠的主角,若是反派笑到最后,那便不符合人心所向了。不过若是每一本小说的结尾都是“反派死于非命”,那未免也太假了,所以金庸的故事就格外写实,他笔下就有十大反派角色强得离谱,甚至就连主角也斗不过他们。
不论是《倚天屠龙记》里,还是《笑傲江湖》里,金庸先生所建立的武侠世界里,总少不了一类群体-被正派人士视为异类的“邪教”,要说这取名也有点意思,日月合而为明,那么明教跟日月神教之间,有些什么联系呢?让我们近距离看看这些江湖组织。
金庸小说中有数不清的门派,这些门派大多都有同一个特点,创派祖师很强,后代弟子几乎没有超过祖师的,比如少林的达摩、武当的张三丰、峨眉的郭襄等。但是就有这样一个门派,创派祖师不强,甚至可以说很弱,但是后代弟子却强的离谱,门派里出了四个天下第一,这个奇葩门派就是华山派。
#冬日生活打卡季##冬日运势签##冬日##冬日生活记录#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我很喜欢《庄子》,所以我也很喜欢逍遥派。逍遥派是《天龙八部》中出现的隐世门派。
要论金庸武侠武林体系最为健全、规整的时代,一定是《倚天屠龙记》时代。在倚天中,反派只有明教一家独大,而所谓正派,则是以中原六大门派为核心。除此之外,也许也有单个的高手,但是,无法改变武林的整体格局。这不像《笑傲江湖》当中,少林武当这种正派,还能够容得下五岳剑派的崛起。
武侠故事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脸谱化的角色,正派多半一尘不染,甚至他的徒子徒孙也多半是一身正气,容不下半点污点,而反派则多半十恶不赦,他教出来的徒弟自然也是一窝蛇鼠,身上尽是人性丑陋的一面,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武侠故事说的就是正与邪的冲突,作者为了突出这样的矛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人设变得脸谱化。
在金庸的小说中有一个被日常拿来当作反派基地的势力,那就是西藏的密宗,在十五部金庸武侠小说中,有整整七部涉及密宗势力,然后出场的密宗人物无一例外的都是反派角色,以至于金庸被藏地的密宗抗议,说他有意地抹黑,后来金庸不得不在新修版注释强调了一下自己对密教是很尊重的,书内当反派的不法番僧只是个别现象,然后在新修版一波大改,金轮法王被改名成了金轮国师,他和徒弟达尔巴都改成了蒙古人,徒孙藏边五丑也成了川边五丑。
其一是灵鹫宫女,其二是三十六洞与七十二岛之人,其三则是少室山大战时,转投虚竹门下的星宿派旧部,很明显,这些人从来都不是一路人,在虚竹在世时或许能够和谐相处,但虚竹一死,他们多半就要分割虚竹的“遗产”了,而从后世的武林格局来看,这三大势力则分别成了三个门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