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导航图”中发现和提出的新的科学问题,目前科学界已经解释的“不到万分之一”,更多的关联等待全球科学家们共同努力去进一步揭示和研究。会议倡议共建全球人类表型组数据库,并计划于2025年完成首期建设并实现正式运营服务。
前言:随着我国人遗资源及“三医”领域真实世界数据在科学研究、生物医药、诊疗技术发展、生物安全保障和公共疾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我国在数字经济、人遗管理等领域立法的不断完善,人类生物样本库、健康医疗数据库的设立及运营问题逐渐被业界关注。
数据库还提供了与这个物种相关的外部数据连接,例如,NCBI taxonomy, ENA taxonomy, genome annotations, microbe to bacteriophage interactions, bacteria to drug interactio
小伙伴们好啊,小果今天遇到了见麻烦事,这件事就是小果辛辛苦苦找到了需要的癌症数据集,但是没有正常样本,而小果的这个分析是离不开正常样本的,那这应该怎么办呢,小果不能卡在这里啊,于是小果找到了一个专门有正常样本的数据库,这就是GTEX数据库。
4月14日,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宣布将投入4300万英镑以启动全球最大的医疗成像研究项目。该项目由英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威康信托基金会和英国心脏基金会资助,将在6-8年间利用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创建最大的人体内部器官扫描库。
英国《自然》《自然·通讯》《自然·医学》杂志近日同时发表来自多家研究机构的一系列报告,集中描述了对一个汇集了逾14万人样本的数据库——基因组聚集数据库的应用,该数据库拥有迄今最大规模的人类遗传变异体公开目录,是我们深入认识人类基因功能、发现新疾病相关基因的宝贵资源。
你相信吗,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已有科学研究证明,在人类身体中,包含了数目约为人类细胞10倍之多的微生物细胞。无论你是洁癖者还是邋遢大王,数量众多的微生物和细菌始终相伴一生。假如它们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是否就能像指纹或眼睛虹膜一样,成为鉴定个体身份的新标准?
7月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研究员宋欢和团队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官方期刊 Neurology上发表了题为:Physical and Mental Activity, Disease Susceptibility, and Risk of Dementia的研究论文。
近日,国家科技部公布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事项2023年第22批审批结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生物样本库顺利通过中国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审批(国科人遗审字〔2023〕BC0066号)。
记者30日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金力团队初步构建了“华表”中国外显子组数据库。据悉,建立覆盖全国、标准统一、信息公开的中国人人类遗传资源公共数据库是研究中国人群遗传结构,发现中国人群特定的健康与疾病风险的重要科技基础与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