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300年前的“漂流瓶”,复杂精巧的桌子界“天花板”……号称“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千年前在《史记》中就有记载:“多美物”,在千年后的当代,中山美物“公乘得守丘刻石”、“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再次因其独特的魅力“出圈”。
据悉,中山市博物馆群建设项目是中山市重要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位于孙文中路、水关街、治安街、照壁街围合区域,项目总投资4.065亿元,项目用地面积1.7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包括中山市博物馆新馆、中山收音机博物馆,及侨立中山公医院旧址、郑藻如旧居、中共中山县委一三九招待所旧址等。
南都讯 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李洁莹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如何有效衔接?10月24日,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和中山市博物馆签署合作共建协议,馆校共建将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馆校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来源:【中山日报】记者从中山市博物馆获悉,中国侨联、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共和国印记——侨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于近日确定并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共和国故事我来讲——华侨文物百佳讲述人”名单,中山市博物馆3人、1组藏品分布入选。
今年是香山建县870年,在5月18日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中山市博物馆新馆落成并正式对公众开放。中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的城市,中山市博物馆新馆的正式启用,揭开了中山文化建设与文博事业的新篇章,对于推进文化兴城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年5月18日,中山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自此踏上了新征程,开启了新篇章。开馆半年多时间以来,新馆在精品展览策划、精彩社教活动开展,以及全方位、多角度建设博物馆品牌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并朝着建设成为“中山文化兴城名片”“大湾区人文会客厅”的方向持续大步前进。
2025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中山市博物馆策划“金蛇起舞迎新春 博物馆里过大年——新春游园会”系列活动。据统计,1月28日9点至1月31日18点,中山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正常开放,参观总人数超61500人次。活动现场。
2023年南方都市报“中山百千万工程点赞榜”案例征集中!“中山百千万工程点赞榜”是南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山)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征集令”发布以来,南方都市报收到了来自中山各镇街及部门报名的不同案例。
中山市博物馆新馆今年5月开门,并举办了《问礼——东周洛阳王城的故事》、《岭南藏珍——粤港澳大湾区藏品联展(陶瓷专场)》两个特展。在暴雨中匆匆看了一下这个博物馆,感觉设计得还不错,与周边几个历史建筑相互联系,展陈也颇有侨乡特色。
中山市博物馆新馆(航拍)。中山市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图为工作人员精心布展。中山市博物馆分馆:中山收音机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分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即将与公众见面的中山市博物馆华侨馆。“砖是旧的,可房子是新建的,这算是旧房吗?”“什么是修旧如旧?不是将新的专门修成旧的。
9月17日,新华小记者们走进定州中山博物馆,参观宝贵的文物,了解定州文化。随后,新华小记者跟随博物馆讲解员游览了汉家陵阙、天下大白、尘外千年、北朝佛陀、故乡星空各个主题展厅,小记者们在展厅见到了被称为博物馆三大宝的文物:北宋白釉龙
中国日报11月2日电 2024年11月2日,由广东省博物馆协会、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文物局)指导,中山市博物馆、力天文化科技集团主办,博物馆头条作为行业媒体支持的,“策动未来——博物馆展览体系构建与路径”主题交流活动在广东中山博物馆召开。
1月14日,“与辉同行·阅山河”广东专场直播活动走进中山市,宣传推介中山美景、美食、美物,邀请海内外游客粉丝到中山过大年,领略美丽中山的独特人文魅力和城市烟火气。董宇辉向粉丝招手。董宇辉在中山市博物馆馆长余子龙的引导下进行走播活动。中山影视城直播场地吸引了不少粉丝。
昨日,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与广东省中山市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魏唐意象——龙门石窟艺术特展”,备受当地市民和游客关注,人气十足。 本次展览是洛阳龙门石窟的精美文物首次亮相中山市,也是中山市博物馆“文明之光”系列展览的年度力作。
中国青年网中山9月9日电 (记者 石伟强)广东省中山市不仅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还是华侨的侨乡之一。9月8日,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的海峡两岸媒体记者走进广东中山,通过参观中山市博物馆和孙中山故居等地,更深入地探寻中山近代史上名人的家国情怀。中山旧称香山,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
今年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3月31日晚,中山大学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举办百年校庆年首场文艺展演,并同步启动了中山大学艺术基金募捐活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年文艺展演现场(摄影:肖遥)本次文艺展演共有10项节目,包括钢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打击乐、独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