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历书》中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这一天在天文历法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而立夏后,随着日照增加,气温上升,雷雨增多,万物进入旺季生长。
王震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文明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它关涉古人对天文历法和气候生态的认识;它也关涉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养生;在“以天地为道”的宗旨下,它还关涉人的思想观念和世界观。它是扎根于民间、扎根于世俗生活、扎根于农耕文明而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凝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天文学上,节气指的是一个具体时刻。今年清明节是今天(4日)15时02分,据测算,2025年的清明节时刻是4月4日20时49分,2026年的清明节时刻是4月5日2时40分。那么这些具体到分钟的节气是怎么测算出来的?为什么每年清明节的时刻略有不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太阳周年运动催生了阴阳消长、四时兴替的自然变幻,塑造了中华农业文明的时间观念。而古人借助天象与物候标记时间,二十四节气揭示冷热交替、寒暑生杀的自然规律,形成了一套精密的自然解释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