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顾大家,救黎民于水患。7月25日晚,以大禹治水传说为题材的宜川县大型原创蒲剧《河魂》,作为全省基层院团(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在西安人民剧院隆重演出,吸引了众多戏曲专家及爱好者前来观看,并获得一致好评。
在这里,黄河两岸收束狭如壶口,河水至此,奔腾湍急,加之河水含沙,水色金黄,素有“金瀑”之美誉。中国影像方志《宜川篇》播出时间:5月2日 9:17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编辑 / 田楚韵 姜沛辰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的戏剧,渊源于古代的诗歌与说唱艺术的演进。宋元时期始有戏曲。山西是戏曲在我国北方的发祥地之一。蒲州梆子,因发源于大唐中都蒲州而得名。蒲州梆子是产生最早的梆子腔剧种。民间习惯称为“乱弹”。明清时期称为“山陕梆子腔”。中华民国初年称为“蒲州梆子”。
新中国成立后,蒲州梆子一改之前从晋南的蒲关、风陵渡过黄河,沿关中、陇东、河西走廊阳关城外的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流播于西北名地,并以关中的西安,陇西的兰州,河西的张掖酒泉等西北重镇为其流播中心,而变为从晋南西部的河津与陕西渭北的都城相邻的禹门西流,沿秦、汉时期的南北直道,向北挺进,在陕、甘、宁、蒙四省界连地区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播区。
温俊祥老师13岁开始学艺于陕西省宜川县蒲剧团,后调到河津市蒲剧团工作。在宜川县蒲剧团拜温金龙、刘松义为师。17岁时就主演了《准都关》、《出棠邑》、《观阵》《杀府》、《霸殿》等剧目,在陕北地区就小有名气。
薛泾成,男,主工丑角,原宜川县蒲剧团演员。如由他饰演《十五贯》中的娄阿鼠、《窦娥冤》中的张驴儿、《游龟山》中的卢公子、《赵飞搬兵》中的赵飞、《打渔杀家》 中的丁郎、《七品芝麻官》中的唐知县、《徐九经升官记》中的徐九经、《花打朝》中的程咬金,以及现代戏《李双双》中的孙有、《梁秋燕》
蒲剧《河魂》剧照蒲剧《河魂》剧照4月19日晚,姚欣、薛若琳、蔡体良、毛时安、齐致翔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戏曲专家,在宜川县文体活动中心剧院观摩了宜川县蒲剧团演出的大型原创蒲剧《河魂》,并于次日就该剧进行了学术研讨。
《河魂》架鹊桥秦晋传佳话——临汾艺校师生赴秦排演精品剧目侧记临汾新闻网讯5月9日,陕西宜川县,大型原创蒲剧歌舞剧《河魂》上演首日。观众席上济济一堂。他们不是普通的观众,而是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领导及文化艺术界人士。很显然,他们将对这部戏评头论足、刮骨挑刺。
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在老支书杨全兴带领下大力发展苹果产业,苹果栽植面积达到5300余亩,所产苹果着色鲜艳,含糖量高,香味浓厚,品质优良,耐储运,在市场上“能征善战”,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郭下村也因此成为壶口镇苹果产业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