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原标题:是他们让国际数学界重新认识了刘徽12月23日,“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图为观众体验展览上的趣味数学模型。本报记者 洪星摄◎本报记者 代小佩“这是刘徽的骄傲,中国数学史界的骄傲,中国科学技术界的骄傲!
4000年前,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就知道用绳子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进行比较,发现无论大圆小圆,这个比例都恒定不变,大约为3∶1。第一个真正对圆周率计算产生影响的人,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希腊先哲阿基米德。他将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和外切正六边形不断加倍,最后得到两个正96边形。
悦听滨州 链接美好生活,我用声音为滨州服务!今天为您带来滨州那些事儿之“数圣”刘徽:你知道的是,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你不知道的是,正是滨州人刘徽为祖冲之提供了科学的数学方法。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今天是3月14日“国际数学日”,也被称为“π日”。提起“π”,中国人都会想起六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祖冲之出生在江苏,去世于江苏,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江苏。他的一生,包括推算圆周率在内的诸多科学成就都是在江苏取得的。
众所周知,国际数学史上耳目能详的数学家就那么几个,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独特的领域大放异彩,并且促进了数学史的发展,他们分别是: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牛顿、莱布尼茨、欧拉、高斯、埃瓦里斯特·伽罗瓦、庞加莱和图灵。
小至亚原子世界的电子舞蹈,大到凤凰星云的运动华尔兹,近观人体曼妙的黄金分割,远思笛卡尔浪漫的心形函数;数学公式是经典与优雅的碰撞,也是理性与美感的交织……简单至极的几个符号,却能描绘自然万物隐藏的规律。这是数学的承载力,也是其在陈增敬眼中的魅力。
说起三国时期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我们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了关于乱世的征战厮杀上,所以对于文化方面的发展却少有人知。而在数学上更是出现了一位堪称数学史上里程碑一样的人物,他就是魏晋时期最伟大的数学家——刘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