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禁止秸秆焚烧政策对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被认为带来了农作物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目前,已有浙江、广西及湖南长沙和衡阳等多地探讨或实行了允许有条件焚烧秸秆的政策,包括争取允许发病稻田秸秆有条件田间焚烧等。
春耕正当时,秸秆处置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部分农田秸秆数量明显增加。客观因素制约下,一些地区难以完全贯彻执行相关政策。东北北部一个农业大县,为了不让烧秸秆,仅看守干部餐费就花了10多万,但“值守到最后还是烧了。
来源:【华声在线】余明辉近段时间,一些地方试点推行秸秆“全域禁烧”改为“划区限烧”,引起舆论关注。“禁改限”,标志着秸秆焚烧管理进入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新阶段。“全域禁烧”一度是很多地方治理秸秆焚烧的“铁律”。在改善了大气质量的同时,也存在某种副作用。
一般都是在晚上,下了班集中吃饭,吃了饭每人去自己负责的区域,就一件事“防止有人烧秸秆”。每次街道、村居基本都是全员出动,除了下大雨,不然肯定要待到晚上十二点,折腾人不说,加班餐费、电瓶车的电费肯定要公家出的,网上说的十多万和沿海地区比,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