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在辽宁锦州凌海市,一家叫文龙除垢的小作坊式工厂,2017至2024年10月之间一共买入了4万多吨工业盐酸。工业盐酸是化工企业的副产品,按规定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直接排放则属于危险废弃物。
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辽宁省锦州凌海市207省道旁的两家化工厂,存在偷排工业盐酸的问题。几万吨的工业盐酸,竟成了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化工厂倒贴运费送货,收货方不用花钱还能赚几百万,这看似完美的买卖背后,却暗藏着触目惊心的环境隐患。每一次深夜里的偷排,都在无声地吞噬着农田的生机。
"除垢"二字,原本该是件干净的营生。可谁曾想,在辽宁锦州凌海市大业镇,一家注册资金仅10万元的小作坊,却在7年间玩起了高达4万吨的"盐酸游戏"。这场环境噩梦,不仅让当地群众提心吊胆,更给我们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化工企业生产主产品的时候,大概率会同时产生一些化工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以对外销售。但是,当市场消化不了这些化工副产品的时候,就成了企业的负担。按规定,这个时候企业要把这些副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但这么做又会抬高生产成本,于是很多企业就会花钱让人把这些副产品拉走。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头条创作游园会# #文章首发挑战赛#辽宁锦州凌海市发生一起惊人污染事件,犹如敲响一记沉重的环保警钟。两家化工厂偷排4万吨工业盐酸,致使土地与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危如累卵。地方政府监管失灵,企业为了成本偷排,最终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毁掉了大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