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脂肪肝,肝囊肿,还有肝炎。因为是肝病,大多数人只纠结肝脏本身,但倪海厦曾说,治肝,一定要通大肠,为什么这样讲呢?今天一次给大家讲清楚!首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就是说肝病容易影响脾胃,那这个脾胃可不是西医上简单的两个脏器,而是包含大肠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
有的病人肝不好,比如说有脂肪肝,肝炎等肝病的人,治疗的话就需要先通大便,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知道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就是肝,我们体内代谢产生废物,是随肝气的疏泄排出体外的,排出的通道就是大肠,肠的运转又依赖于肝的运转。
对于肝病,不管是想要调理脂肪肝,还是肝囊肿、肝炎等等这些肝病,大家常常会纠结于肝脏本身。但是治疗后效果却难见好,不妨把目光放到大肠。中医上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肝病很容易影响到脾胃,要注重补脾胃。而中医里所说的“脾胃”,其实指的是包括大肠在内的整个消化系统。
因为肝和大肠在解剖位置上来讲,大肠在肝下面,它们通过一根血管相连,像我们平时肺呼吸的时候,会带动横隔上下运动,而因为肝在横隔下面,所以一呼吸就会挤压到肝脏,如果说你一直便秘,大肠处于胀满的状态下,那一呼吸就也会向上挤压肝脏,加上中医认为肝有病,会先传脾胃,而这脾胃就包括消化系统和大肠,所以如果你肝不好,还便秘,那如果不先把大便通了,那还会反过来伤肝!
因为中医认为,肝有病必先传脾胃,而在古代,脾胃往往指的是我们的消化系统,所以大肠也包括在内,而在现代解剖学中,发现肝和大肠连接的是同一根血管,我们都知道肝脏可以排毒,但却不知道肝脏疏泄出来的毒是通过大肠排出体外的!
养肝先通肠,便秘才是养肝的大敌!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解剖位置上,大肠在下,肝在上,两者通过一根血管紧密相连!人呼吸时,横膈上下运动,如果便秘大肠胀满,那一呼吸,横膈和大肠就会一上一下挤压肝脏,伤肝于无形!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医跟西医治病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身体各部分都可能存在着联系。尤其是在调理五脏的时候,有这么几个原则:疏肝要先通大肠,健脾先泄膀胱,心火先清小肠,什么意思呢?首先是疏肝先通大肠可能有人不理解,肝和大肠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