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白扇书道会顾问、日本书道研究泉会顾问、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委员等。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件公认为隶书第一的作品,《礼器碑》,以及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提到了王羲之对隶书的影响,以及他在书法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和精神气质。文章还指出,《礼器碑》在文字结体、笔画塑造等方面展现出的特点,以及它对后世楷书结体审美范式的奠定作用。
陈阳静是吕金光和胡抗美的博士生,出生于1984年,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河北美术学院书法院院长。在多次全国性的书法大赛上,陈阳静以他所擅长的隶书与简牍作品,获得了全国十一届书法展提名奖和全国第三届草书展最高奖(一等奖),作为一名博士生,多次在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书法论文与专著。
这是一幅传统型的隶书作品,它并不像有些写丑书的那样的作品,之所以说它是传统型的作品,其主要原因是这个作者并没有脱离汉隶的写法,它是在继承了两汉隶书,尤其是以《石门颂》为根基,并且运用了当代人的创作方法而写出的隶书作品,因此,它既有古意,又有时代书法的风格。
隶书向来备受书家的喜爱,也是各类书法大赛出现频率较高的书体。隶书虽千变万化,但多数人流于平庸。如何让隶书超凡脱俗,成为隶书爱好者最大的关切。当代写隶书的书家,如雨后般的春笋涌现出来,并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气象。
徐铭均,广西柳州人,生于1970年。中国当代伊秉绶隶书第一人、根意字画创始人,当代书法大师,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主席、东方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品牌书画家,徐铭均2015年获得中国书画家协会杰出书法家十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