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BYOD已成为见证一个企业及其信息化决策者逼格高低的当下,貌似不说两句拥抱BYOD的言辞都有点对不起头上那顶帽子。但潜力归潜力理想归理想,回到现实中还不是得一码归一码?
智能手机在2000年代末获得发展动力时,大部分组织尚不清楚byod的构成,也不知道它对数据治理和安全会产生什么影响。然而在过去3年,许多it不得不放弃。如果缺乏普遍性,不能令人惊叹,今天的技术将一无是处,而到2015年可连接无线设备的数量将会翻3番。
BYOD并没有消失,但是它现在已经不是你唯一可选的企业移动办公策略了。在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并没有实现其所宣传的那种效果的情况下,企业拥有、个人使用(COPE)模式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看见一些大型公交车上面有“比亚迪纯电动车”的广告术语,我知道了比亚迪是一种汽车品牌。今天去宜昌环球港沃尔玛购物回来,路上无意之中看见一辆车上写着:build your dream .我由不得猛然一惊:原来如此!这个大概就是BYD的真实的含义。
在这个离未来并不很遥远的商业世界,由员工选择以及购买的平板电脑、智能机将会替代企业计算机。it管理员们将从pc采购链以及桌面管理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能够做一些更有价值的工作。员工生产力也会急速飙升。继自带设备(byod)这个术语进入it主流词典3年之后,该趋势仍在延续。
坐在办公室里正襟危坐,眼睛盯着屏幕,不停地敲打着键盘,这种办公模式虽然谈不上渐行渐远,但对于很多白领工作人员来说,也早已经OUT了。如今的工作讲究的是高效,是移动办公,是BYOD。移动办公可以让办公人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交流互动,工作更加轻松有效,整体运作更加协调。
2015-02-06 05:30:00 作者:白宁自带设备办公(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亦称自携技术(BYOT, Bring Your Own Technology)、自携电话(BYOP, Bring Your Own Phone)或自携电脑(B
2015-07-14 05:13:00 作者:赵为民自带设备办公(BYOD)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在近些年,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员工利用自带设备办公已经成为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由于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一些企业禁止员工通过自带设备连接到公司网络中进行办公。
工作场合IT消费化以及BYOD(自带设备)趋势已经给医疗行业带来很多好处,例如让工作人员更轻易连接病人数据、账单信息、临床实验数据以及员工信息等等。由于医疗行业移动计算以及BYOD的日渐普及,好多数据都被存储在医疗工作人员的笔记本、PC、智能手机以及USB驱动器里。
企业移动化管理(EMM)市场,已由原先的蓝海逐渐转向了红海。据不完全统计国外的EMM/MDM/MAM厂家已超过80家,而国内涉足该领域的厂家也不下20家。除了AirWatch等领头产品可能赚钱外,其他特别是国内厂家都在赔本赚吆喝。是什么原因照成了EMM产品市场这样的格局?
只要Mac电脑更多的出现在实行CYOD计划的企业的设备选择菜单里,很显然这将有助于苹果进一步征服企业客户。几年以前,在国外,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带上你自己的设备是一句非常时髦的短语。
安全问题才是BYOD趋势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BYOD(BringYourOwnDevice,即自带设备办公)作为一个新兴的办公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或员工自己所接受。Gartner调研的结果显示,62%的全球企业CIO考虑或已经部署了BYOD。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了BYOD(自带设备办公)这一趋势的迅猛发展,并考虑在企业内制定一套BYOD策略。这是因为,提升企业员工的移动化办公能力,会增进员工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对琐碎时间的利用,而这对提升企业效益有很大帮助。
在现在的社会工作中,员工对个人设备的依赖变得越来越高,而且这一点正在与公司是否有BYOD政策的关系逐渐减小。但是BYOD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员工意愿,管理困难等都在困扰着其前行的脚步。那么BYOD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不可避免的链接在一起——办公更加的随时随地,办公设备更加的多种多样,BYOD以其独有的潮流和趋势逐渐盛行。工作和生活似乎更加的密不可分,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渐成隐患。
随着00后的成长,他们逐渐成为了青年的主力 ,逐渐成为活跃在抖音,快手等热点的排头兵。为了躲避父母,亲戚的监督,更是创造了只有他们之间了解,其父母却很难懂的各种像摩斯密码般的神秘缩写的暗语和黑话,构建起属于他们的交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