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遗珍】光明日报记者 徐鑫雨“白族扎染的工序多达10余道,其中扎花和染色最为考究。扎花考量技法的精致度,染色是通过天然染料染出不同颜色,十分考量技术和经验。”挑檐飞角、青瓦盖顶的传统白族民居里,国家级非遗项目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翰敏拿起一块布料,向记者娓娓道来。
中新网大理8月1日电 (记者 韩帅南 胡远航)正值暑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迎来大批海内外游客。在一栋栋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中,游客们饶有兴致地聆听白族扎染历史文化,亲身体验扎染技艺。“非遗+旅游”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热点。图为游客参观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
织布机上飞梭作响,白布表面逐渐显现青花纹样,每个拿到作品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惊奇,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的一个扎染工作坊里。“有难度也有意思,尤其是拿到成品,让我感觉这个过程不仅受益匪浅,更有满满的成就感。”16岁的海南少年王晓志告诉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原标题:赏田园风光,看文物古迹,听民族歌曲,品庄园咖啡——(引题)彩云之南村村旅游有特色(主题)中国旅游报报记者 杨硕进入10月,云南多地乡村旅游热度攀升,各村寨不断激活旅游发展动能,创新旅游业态,开发旅游产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乡村旅游持续焕发活力。
匠心造纸静心造物捕捉光影……夏天来云南在山美水美的自然画卷中感受非遗技艺的精湛与独特领略“老玩意儿”的魅力与韵味也别有一番滋味今天云南不少地方尚保留有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在匠人的巧手下纸张跨越时代成了一封封写给世界的情书造纸艺术的韵味与传承在此刻更具魅力和吸引力东巴纸制作 图源:“丽
“从日均百余名游客到如今的上千人,非遗扎染的兴盛正在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白族扎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树坤如是说。近日,记者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感受到非遗扎染的独特魅力,看到当地文旅融合带来的欣欣向荣。
杨继培 摄从“诗与远方”到烟火气从“有风之地”到人情味生态好、气候适宜、慢节奏生活……这些特质让大理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绝佳的理想居住地吸引20万人长期旅居一个人来大理邂逅浪漫两个人来大理许下山盟海誓、见证海枯石烂一家人来大理漫步苍洱,体味乡愁杨继培 摄今天小布为大家推荐几处大理亲子
来源:【云新闻】近日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斩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剧中出现的大理白族扎染火爆出圈扎染作品 云报资料图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布料染色技术在大理,它被称为疙瘩染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晾晒的扎染成品 云报资料图这种工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