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题释义:ROM技术:其原理是先固定股骨假体,然后安放胫骨假体试模而不固定,使胫骨假体试件在股骨假体的引导下进行旋转位置的自我调整,达到胫骨平台自然的与股骨假体结合并处于最合适位置的目的,该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定位胫骨假体旋转力线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据文献报道,该技术确定的胫骨假体旋转力线可能存在误差。
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术前存在的不同程度下肢力线内翻畸形对单髁置换术后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患者99例(131膝),男性29例(37膝),女性70例(94膝);年龄50~84岁,平均(64.79±7.
竟也得了这个“老年病”。小李是位数学老师,一天几节课下来,膝盖疼得实在站不住。经过仔细问诊,中大医院骨科李永刚主任医师发现身高1米86的小李自幼就是O型腿,特别是当老师这些年,由于工作原因需要长期站立,O型腿越来越严重,膝盖也越来越疼痛。
目前已有证据显示足部的结构对于因颈部、下背、髋部、膝部、足踝等活动而造成的伤害与疼痛有关。足部和腿部在站立和运动期间获得最高效率的位置:腿部必须与地面或行走表面呈垂直或,跟骨中分点必须与胫骨体下方1/3处对齐,距下关节、踝关节和膝盖与地面保持水平位置。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滑膜关节,包括3 个功能间室,形成独特地动态铰链关节。在人体前进的过程中,膝关节承受着巨大的体重负荷,进行精准的运动,为相对高效的双足行进提供稳定的流体机制。膝关节包括外胫股关节、内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膝关节动作在两个平面内进行,可进行弯曲和伸展以及内旋和外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