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铭传刘铭传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因排行第六、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安徽合肥(今肥西大潜山麓)人。清朝名臣,系台湾省首任巡抚,洋务派骨干之一。1864年,授直隶提督。无锡之战中,率中路淮军俘太平军黄子隆以下两万余人。
早在1886年,刘铭传就计划在台北和台南之间搞电报,搞海底电线把台湾、澎湖和福州连接起来:所有这一切计划都被认为在军事上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与德商泰来洋行和英商怡和洋行签订了合同,这两条线路在1887年完成,此时正是李鸿章在天津创办了电报总局以后的第五年。
中新社合肥6月28日电 题:刘铭传为何备受两岸尊崇?——专访安徽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典恩中新社记者 赵强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重要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台湾省首任巡抚,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刘铭传,字省三,因排行第六,少时得过天花,脸上有麻点,人称刘六麻子,号大潜山人,1836年9月7日(清道光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生于大潜山下,11岁时,父病故,因家聘停学,耕读兼贩私盐,养家湖口。成年后躯体魁梧,勇谋过人,贩私盐者多以他为首,曾受官府追捕。
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于1836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早年加入湘军,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大将,之后升为直隶总督。刘铭传像。网络图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