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房地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机构推出了优惠政策,在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开发商和中介机构以“零首付”和“超低首付”等方式吸引购房者。针对这一情况,全国多地有关部门近期陆续发布风险提示。
今年,随着房地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机构推出了优惠政策,在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开发商和中介机构推出了“零首付”和“超低首付”等操作,吸引购房者。
川观新闻记者 范瑞鸣 文/图“只要你征信没问题,每月有收入,想在成都买房,首付不够,我都可以给你0首付!”“资金不足想买房的看过来,零首付,可多贷。”“首付1万起购房,地段好,想买房的别错过。”……打开抖音搜索“成都0首付买房”,页面便会弹出不少类似的消息。
经济日报 “零首付”购房套路又开始露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日前发布的《关于“零首付”购房的风险提示》称,“零首付”购房不可行、不可信,需警惕相关违法违规行为;“零首付”购房看似轻松划算,实则增加购房者经济负担,暗藏诸多风险。
现在开发商为了卖房无所不用其极,各种零首付现象不断出现,这典型是让那些买不起房的人提前上车,不仅透支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很容易产生刚需式破产,因为现在的就业环境之下,零首付买房很容易产生法拍房,因此在2月6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关于“零首付”“首付贷”购房风险警示》,严肃处理提供“零首付”“首付贷”的房企以及中介机构,包括去年8月份,郑州,南宁等多地也发布过零首付买房风险提示,最近两年楼市不断松绑,首付不断下调,从之前的30%降到20%,直到现在的15%,这已经极大降低了购房门槛,提高了债务风险,但依然有更多的房企为了销量,为了回款,选择零首付卖房,说白了这种操作就是,我只要能卖出去房子,我管他洪水滔天。
为了卖房,房地产中介和部分开发商们可谓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去年深圳某项目推出“买房送菜地”的活动,前不久南京某项目“买房送飞机”的消息刷屏朋友圈,东莞“买房送公寓”的宣传也一度引起网友热议……有买有送的传统营销套路已经屡见不鲜,那么“不掏钱就能买房子”的套路有见过吗?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购房“零首付”近期再引热议,这一看似“无门槛”的购房方式背后潜藏的风险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多地政府发布警示文件,提醒购房者理性看待“零首付”政策,购房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零首付”重出江湖近期,购房“零首付”重出江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广州报道 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为了促销售,近期江苏、河南等地频频出现购房“零首付”的情况。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房地产中介以购房者口吻,发布“零首付拿下人生第一套房”等“小作文”来吸引流量,引发评论区热烈讨论。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大城市零首付安家,做完贷款还能提现几十万做装修;开店亏了几十万,现在零首付住新房,还超额贷出几十万现金......社交媒体上,零首付购房被包装成大城市安家的捷径、创业失败的救命稻草。
“8月初刚出的政策,楼盘为了冲销量,准备了几百万元资金专门给业主补贴首付款。广州首套房首付最低15%,但现在您只要付2万元定金,就能拿下这套总价约150万元的现房。”广州地区房产中介小徐向记者热情地介绍。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图源:视觉中国近期,购房“零首付”重出江湖。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多个城市的房地产中介以购房者的口吻,发布“零首付拿下人生第一套房”“零首付救了我的命”等帖子来吸引流量。可这一看似“无门槛”的购房方式,背后潜藏的风险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海报新闻编辑 杜郑敏 报道购房“零首付”近期又有“抬头”的趋势!近日,江苏、河南等地频频出现购房“零首付”。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房地产中介以购房者口吻,发布“零首付拿下人生第一套房”等类似帖子来吸引流量,引发评论区热烈讨论。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张文章“准现房,零首付,月供仅需3000元”“真正零首付,可贷款140万左右,配合装修贷,可套现”“高评高贷 免首付”……近期,福建部分地区在网络上出现了不少零首付、低首付购买新房、二手房的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