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位老兵,年事已高,经常追忆军旅生涯,怀念战友情谊,作为子女总想在父亲百年之后,还能留存些记忆,许多相片已发黄、残破,辗转搬家甚至丢失了,实物难以留存,想到网络会留存更久些,拙笔记录父亲和他的战友们,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唐代边塞派诗人中卢汝弼有诗云:“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以极具张力的诗情碧霄,描写了大战来临的紧迫感。1983年1月,兰州军区第20师执行守备师编制,改番号为兰州军区守备第1师,防区正是贺兰山。
这一天,我们身穿绿色军装,精神百倍、兴致勃勃,人人怀揣报国梦想、铭记亲人嘱托,告别山青水秀的可爱家乡,从临沂出发,乘坐闷罐军列经过五天四夜长途跋涉,昼夜兼程抵达地处祖国西北战略要地——宁夏的贺兰山军营。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六七十年代各省驻军的情况,例如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等等。请注意,六七十年代,并不是当代。今天,我们聊聊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驻军情况。在六七十年代,宁夏各地总计驻扎了2个师。不得不说,宁夏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堪称是整个西北的咽喉。
赵国成,曾用名赵国玺,河北遵化人。1927年5月出生,1940年6月参加革命。遵化是革命老区,赵国成从小就受到革命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村地下党支部和民兵组织让他当儿童团团长,站岗放哨,查路条、送信件,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