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上海社会科学院”关注本文刊载于2024年9月28日《光明日报》第9版:网络文艺自新一代人工智能问世以来,人工智能在文本生成上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可以按照人们的要求,完成包括纠正语法错误、摘编文章观点、编制广告文案等多种多样的任务。
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定制诗歌和明信片。图为观众正体验可以生成诗歌的AI大模型。光明图片/IC PHOTO【面面观·人工智能诗歌创作】 编者按可以说,诗歌是人工智能(AI)写作最早介入的领域,AI写诗一度引起诗人是否会被取代的热烈争论。
诗歌自动写作,是用户给定某种形式的输入,比如关键词、语句段落、图片等,由生成模型依据输入生成一首完整的诗歌,所生成的诗歌,既要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比如长度、平仄,又要满足一定的语义要求,比如语句通顺,连贯一致等。
有感情,有灵魂是人的特质。但是要说写诗,其实AI在组织词句方面不说远胜普通人,就是请李白,杜甫来,也未见的落下风。想要AI写出有感情,有灵魂的诗,前提是你要把你的感情和你的故事告诉它。下面是几个例子。你的要求越简单,他的输出就平淡。但是你要有了感情,他就会把你的感情表达出来。
文/羊城晚报周末特约主笔 谢不明“毫无疑问,我做的馅饼,是全天下,最好吃的。”“君不见,山川变迁,万物生长于春秋。君不见,河流奔腾,自古长驱不息。君不见,月明如霜,皎皎洒落于夜空。”上面两段诗歌,哪段是机器人写的,哪段是诗人写的?答案可能跟大多数人的选择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