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其中,AI“复活”亲人的技术尤为引人注目,它通过语音合成、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手段,让已故者的声音、面容甚至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得以重新与逝去的亲人相见。
AI数字“复活”,您听说过吗?当然,这里的复活是加引号的,简单来说,就是指用逝者生前的照片、视频、文字记录等历史数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模拟再现已故人物的声音、影像、行为等。那么,目前AI“复活”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数字复活权”归谁拥有?
赵精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AI技术正在颠覆世人的传统认知,特别是深度合成等技术应用方式使得“眼见为真”变得“眼见不一定为真”。在这种高度智能化的技术发展阶段,部分研发者、提供者开始探索更为多样化的技术应用方式。
不久前,郎清平团队收到一份特殊的委托:借助“AI复活”技术,让数字人定期给90岁高龄的父母打电话聊天,以瞒住老人儿子已离世的消息。郎清平是一家智能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这家公司从去年4月起启动“数字生命计划”,帮助人们打造AI“新生命”。
从包小柏逝去的女儿,到乔任梁、李玟和高以翔等已故艺人,“AI复活”似乎已经实现商业化,成为一门明码标价的生意。近日,《法人》记者了解到,某公司“复活”一个人收费3999元,制作一段虚拟人的小视频收费一二百元。
清明时节,“AI复活”的话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如果有机会使用AI技术和逝去的亲人再见一面,你会接受吗?又该如何避免越界,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呢?■“复活”亲人:从银幕科幻到现实产业链用数字生命“复活”至亲,曾经只属于电影银幕中的科幻想象,如今却在现实世界中初现端倪。
只需生前15秒的原声素材,AI就能复刻逝者的声音并以语音回信的方式陪人谈心。5月11日,34岁的武汉市更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祥鹏告诉记者,自己研发的AI产品“宛在”上线不到一周就有了千余用户,定制生成一分钟的音频只需9.9元。武汉市更好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祥鹏。
清明节AI“复活”生意火热,近期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复活亲人”的人数暴涨605%。输入照片、声音、性格回忆,已故亲人就能数字“复活”,音容笑貌重现屏幕……AI“复活”在给予人们心理慰藉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法律和伦理争议。目前AI“复活”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
古人过清明,都在做什么呢?我们大多会选择清明这个即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日子,和已经逝去的亲人们,甚至是祖宗们聊点啥,这个时候多数人的行为一般都是烧纸一捧,纸钱若干,墓碑前摆上点心、饭菜、美酒,甚至香烟,然后说出上一年的总结和下一年的计划。
清明假期将至,4月2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抖音关于清明期间内容创作的提醒》。抖音表示,清明是我国慎终追远、访春踏青的节日,许多用户会在清明期间祭扫、出游并通过网络与亲友分享生活。平台观察到,有部分用户发布的内容不符合社区规则。
高艳东近日,一些网络博主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复活”已故明星引发广泛关注。不仅李玟、张国荣、乔任梁等明星被“数字还原”的视频疯传,还有人借机推广收费定制服务。目前,AI复活还只是用图像和音频技术合成,类似于视频数字人。
来源:【西安日报】随着清明节临近,一种新兴的AI技术——“复活”已逝亲人,成为热词。该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数字化复制已逝亲人的音容笑貌和言行举止,以虚拟形象的形式让人们再次与他们进行“交流”。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俊清明节临近,又到思亲最浓时。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连日来,一项新兴的生意悄然兴起——AI“复活”已逝亲人。所谓的AI“复活”已逝亲人,就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已逝亲人的图片、视频、声音等转化为虚拟形象,让家属与已逝亲人再“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