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5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余蓉 通讯员 杨春芳 刘小玲)为深入学习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周年的经验与启示,更好地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5月27日上午,应湖南女子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作了题为“思政学科40年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同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宿州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3月29日,“宿州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宿州学院举行。
作者:韩军(安徽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经验汇报。近年来,阳光学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思政为基”的教育理念,将“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引擎,通过实施多项有力举措,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旨在培养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时代新人。
作者:韩军(安徽艺术学院)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全党的要求,也是对全国教育战线的要求。
陈艺心“那年,你14岁/花朵一样的年龄/喜欢做梦的年龄/你那稚气的面庞/可否承载起苦难的表情……今年,我也14岁/可我常躺在母亲怀里撒娇/有时也会流泪/那是因为与朋友们闹别扭/今天,我站在你的墓碑前/心头一阵阵猛烈的震颤……”这些节选自《那年,你14岁》的诗句,是宁夏固原弘文中学
他梳理了延安时期大思政教育的显著成效,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等方面归纳了延安时期大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从领导讲时事、专家讲理论、劳模讲经验、实践得体会、交流促进步五方面总结了延安时期大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
3月20日,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杭州市文海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成果,总结改革实践案例,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遵循思政课建设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注重分学段、分层次、分要素一体,实现合策、合力、合势一体,运用系统思维对大中小学思政课各方面、各层次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推进。
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严格落实学校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这一根本问题,在“三全育人”试点建设的框架下,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着力推进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青年读书、受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追求,还是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乃至天地境界的攀登?青年步入人生的新阶段,在欣喜的背后也有着种种难题和困惑,对于这些困惑,思政课给了青年答案。思政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