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生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外一个是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为了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株,他在稻田里一呆就是一天,并且要知道的是,水稻开花的季节都是在盛夏,此时的稻田就像一个蒸笼一样,工作环境是如此的恶劣,但是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他始终坚持在第一线,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在袁隆平的不懈坚持努力下,也让他终于找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这也就意味着又离自己的目标进了一步。
在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衡南县基地,高产攻关团队始终把水稻的高产、更高产、超高产作为目标来追求,为早日实现袁老的“禾下乘凉梦”不懈努力。 在向阳桥街道清竹村的高产攻关衡南县基地,一大片绿油油的禾苗迎风摇摆,长势喜人。
【编者按】第二届岳麓书会•“校园阅读推广人”好书推荐活动是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湖南省新华书店承办的阅读活动,以学生亲近的人为榜样,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乐趣、感悟人生、获得成长。
12月12日至17日,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2021级音乐剧表演班毕业演出剧目《禾下乘凉梦》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精彩上演。该剧围绕“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生,特别是他的一个梦境和一个梦想,展开了一段动人心弦的艺术再现。
仓廪实,天下安。10月30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第二届大会—“倡导全球合作促进粮食安全”分论坛在长沙举行。大会着眼于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局势,交流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探讨粮食安全热点问题,直面现实风险与发展机遇,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博鳌方案”。
10月14日上午,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1200公斤,高产攻关德昌基地进行正式测产。记者从测产验收会上获悉,专家宣布了测产验收结果:平均亩产1251.5公斤,创造了超级杂交稻单季亩产世界纪录。
科学精神永传承“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光荣的名字,周四时我还曾用红笔在这几个字上做标注,谁又曾想三天后这抹艳丽的红却将成为灰色呢?出生于1930年,后也将加上一个卒于2021年,在这个温暖的夏季,在那繁盛的长沙,稻子就将成熟,但他却再也无法驻足在百里飘香的稻田中观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虽然三位科学家的研究都和植物打交道,但是严格来说只有钟杨研究的是植物学。袁隆平研究的是农学,屠呦呦研究的则是植物化学方面。”11月4日,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走进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讲述袁隆平、屠呦呦、钟杨三位科学家的故事。
作者:李立伟(湖南广播电视台二级文学编辑)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新湖南客户端12月11日讯(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沈招 刘薇薇)12月8日,长沙市南雅中学C2207班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湖南农业大学,参观学习袁隆平院士的生平,感受他勤勉一生践行的科学家精神,在学习了解农耕文明史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