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再下一城”可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今年底有望完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全部安装工作,产生同步辐射光。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预研工作还有两三年就可以全部完成。目前,多数设备部件已研制成型,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有一两项没有达到要求的,我们正在继续努力。”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期间接受“东西问”客户端记者专访。(视频来自“东西问”客户端 视频制作/崔相光)【东西问客户端7月26日电】近日,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开幕。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 冷舒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是中国高能物理界领军人物,近些年来,他在中微子研究、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等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句号,并不是我国中微子研究的终点。新的“接棒者”——江门中微子实验已经进入建设关键阶段。“江门中微子实验目前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基础建设,无论是地下实验大厅,还是相关的水电气等设备,都已经完成,并安装到位,现在已经开始了探测器安装。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会全部完成,同时,设备的部件生产已经完成相当大一部分,正在逐步安装,争取年底完成注入器安装,并开始调试。”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8岁。“8月5日中午我听到消息时非常震惊、悲痛。就在不久前,我还听李政道先生的儿子说起,老人家身体还不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难接受。
8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去世噩耗传来后,记者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院士。王贻芳院士表达了他的沉痛心情,并介绍了李政道先生与中国高能物理发展的往事。惊闻噩耗,王贻芳表示:“我感到很难过。
杨振宁是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世界知名学者,王贻芳是中国顶级的粒子物理学家,在是否要用360亿元人民币建设粒子对撞机的问题上,他们产生了明显的分歧。王贻芳主张应该建,而杨振宁主张不应该建,自从2019年开始,以他们两人为代表的争论双方,就在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5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获悉,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增选的120名院士和24名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研究员当选为其外籍院士,也是本次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唯一一位中国
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王贻芳最新谈及中国粒子物理的机会与未来时指出,中国的粒子物理研究通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国际上有了“一席之地”,从大亚湾到江门,中微子研究走到了国际最前沿,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将让中国通过希格斯粒子研究走到国际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