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先锋文学,应该能够持续地提醒人们,小说能写什么、能怎么写,小说还能写什么、还能怎么写。上世纪80年代,经过“现实主义文学与先锋派文学”的研讨,专家们就何谓先锋派文学达成了基本共识——明显受到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潮以及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深刻影响的作家作品。
作者:师文静近日,犯罪题材电影《河边的错误》宣布定档10月21日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余华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随着该片作为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影片放映,以及作家余华、导演魏书钧、主演朱一龙公开亮相推荐,影片的热度越来越高。
著有诗集《栗山》《暴雨将至》《向杜甫致敬》,评论集《中国诗歌田野调查》《当代诗歌文明:周瑟瑟研究集》,长篇小说《暧昧大街》《中关村的乌鸦》等30多部,获《北京文学》诗歌奖等,曾参加哥伦比亚第27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第七届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等国际重要文学节。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7月1日电 (韦衍行)长篇小说《买话》研讨会近日召开,来自京桂两地的作家、评论家陈建功、陈晓明、孟繁华、李洱、何向阳、徐坤、石一宁等,以“先锋文学再出发”为题,深入研讨《买话》的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应妮)以“先锋文学再出发”为主题的长篇小说《买话》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来自京桂两地的知名作家、评论家陈建功、陈晓明、孟繁华、李洱、何向阳、徐坤等人共聚一堂。研讨会现场。
“史诗性作品并非一定得有很长的篇幅。认为史诗型写作必须无限度地拉长篇幅,这其实是一个误解。”6月26日,在“长征解密与文本解码——《乌江引》广州研讨分享活动”中,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和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乌江引》的文体展开热烈讨论。
在文坛上被广泛关注的“先锋文学五虎将”马原、洪峰、苏童、余华、格非中的4位竟然齐刷刷地汇聚在大名鼎鼎的«收获»1987年第5期。那时还没有“先锋文学五虎将”的说法,这纯粹是偶然。有人会说,格非当时在哪里?
云南网讯(记者 杨苑)3月30日,《新小说手册》先锋文学书系在昆明荔格书店首发,当天同步举办了纪念先锋文学40年研讨会,丹增、马原、于坚、耿占春、陈鹏、何凯旋等中国先锋文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齐聚昆明,展开了“为了一种新小说”的激烈讨论,追忆先锋文学的辉煌岁月,展望新小说写作的精彩未
中新网云南新闻3月30日电 (记者 韩帅南)3月30日,先锋文学书系《新小说手册》首发式在云南昆明举行,同时举办“为了一种新小说”纪念先锋文学40年研讨会。该书首辑聚纳了马原、于坚、学群等10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优秀短篇小说及访谈、评论等。
一句“多年以后,那个遥远的下午”曾以非常先锋的姿态给1980年代的莫言、余华带来五雷轰顶的效果,但它在今天只是生活里的常见句式。比起这个句式,手机里争相“浮现”的饭圈流量、社会迷案与坊间秘闻或许更让人心头一颤。那么,在社会经验丰盛而复杂的当下,三十五年前的“先锋派”失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