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自去年以来,AI智能体开始走热,并被业内视为AI大模型比拼的下半场。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是,AI智能体进入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设备。因为这些设备记录了用户的日常行为,有着充足的数据去训练智能体。
本期话题:儿童AI医疗即将大规模落地。北京儿童医院与百川智能宣布,通过“医疗大模型+四类应用场景服务”,未来将打造100万个“智能儿科医生”。让儿童家长足不出户,解决看病难题,实现“患者不动医生动”。这次AI智能医疗落地,与以往有何不同?院企共建模式,如何实现上述目标?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的人工智能医院Agent Hospital将于2025年上半年面向公众开放。目前首批42名AI医生正在进行内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昨天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并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深度推动医疗行业的革新与升级。在“2024肿瘤精准治疗与智能管理新进展高峰论坛”上,疑难病智能分诊中心-肿瘤专病项目亮相,将为全国肿瘤患者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分诊转诊和全病程管理服务。
最快明年上半年,21个科室、42位AI医生将在“AI(人工智能)医院”线上“坐诊”。最近,他们正在进行“集训”——专业人士对其疾病诊断能力进行内部测试和训练。这个“AI医院”系统是由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执行院长刘洋带领团队研发的。
“之前忙的时候一天要读两三百份的影像资料,当天完成不了,经常需要加班。有了AI辅助后,读片实现‘日清’,帮了我们大忙!”亭林医院放射科王永胜医生一边演示AI辅助诊断系统的运用,一边快速准确地完成了一份影像报告的撰写。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啊!就做完了?我原来产检B超要做半个来小时呢。”“今天B超排队的人怎么这么少?”“现在贵医附院产检B超这么好约吗?”自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超声部引入了人工智能系统一个月以来,这是听到患者最多的反馈。
12月12日,北京京东方医院主体结构正式开工。作为2024年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北京京东方医院位于房山区京东方生命科技产业基地,总占地面积达152亩,总床位1500张,其中一期建设1000床位,预计2026年建成开诊。
大众网记者 徐玲 通讯员 曹坤 济南报道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医疗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数字化变革。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升级互联网医院4.0版——基于人工智能(AI)新型智慧互联网医院,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