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像周文王在做诸侯的时候,虞、芮两国的国君因为田产起了争执,于是到西伯昌那里,请他裁决,但是他们一进入西伯昌所治理的国境,看到全国上下无不礼让,从上到下都是非常的谦让,结果虞、芮两国的国君非常惭愧,不再争执了。
“径”是小路,澹台灭明平时走路只走大道,从来不抄近路、走捷径。他做人也如此,一贯规矩本分、坦诚正直,从来不耍小聪明,不占小便宜。有时他甚至有点刻板迂腐,他在子游手下当差多年,如果不是因为公务,他决计不会跑到子游的房间去。“行不由径”虽是生活细节,却反映了澹台灭明“为人公正无私”的
阳明少年时随他的父亲王华居住在北京,曾习骑射、学兵法,又驰骋于辞章,后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再又出入于佛老。他之为学几度改变,在到贵州龙场以前,可以说驳杂而还未定型。到龙场后,才形成了他的心学体系。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对格物致知作新的解释,知行合一的论断,都是在贵州提出的。
(1)无论对于权贵和普通老百姓:法律对于他们远比道德管用的多……;可儒家极力推崇道德,背后有什么隐情?(2)为什么说人需要信仰(而不是纯道德)作为人行动的内动力,而外部的约束力应该来自法律(而不是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