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闹元宵是春节的重头戏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同的元宵民俗活动那么,当热闹的元宵节融合了非遗元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起来解锁福建元宵的非遗“玩法”·灯谜、舞龙、游灯……福建元宵好热闹!祝福大家花好月圆事事圆!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李嘉琪 文/图9日上午,走进福州晋安湖公园青鸾广场,挂着灯谜的灯笼随风起舞,颇具特色的非遗市集、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以及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位让人目不暇接。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晋安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正在此举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建连城2月12日电(黄水林 江钰婷)巨龙闹元宵,水陆走古事,冠豸迎宾朋。每年元宵佳节,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各项民俗文化活动激情上演,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宾朋,共同沉浸在这场盛大的节日狂欢中。
中新社福州2月9日电 (叶秋云)“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9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两岸同胞齐聚,“花式”闹元宵。2月9日,“万巳如意 福映海峡”2025年元宵节海峡两岸民俗文化活动在福州启幕。图为台湾少数民族舞蹈《精神舞》表演。
中新网福建连城2月11日电 (黄水林 江钰婷)2月11日正月十四,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罗坊乡,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客家民俗活动——罗坊走古事热闹上演,喜闹元宵佳节,吸引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和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宾朋齐聚客家连城,见证这一民俗盛宴。图为2月11日,走古事队伍在陆地竞逐狂奔。
2月10日,村民抬着龙头准备接龙。当日,福建省连城县林坊镇举行游大龙闹元宵活动。游大龙活动是当地传统民俗,有500多年历史,别具魅力,其整体融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有牛头、驴嘴、虎鼻、鹰爪、鹿角、猫耳、虾眼、蛇身、金鱼尾等。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2月10日,村民抬着龙头准备接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当晚,一场热闹的板凳龙圈灯闹元宵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泉山社区精彩上演。现场,当地民众手执或肩扛板凳灯,依次排好,每张板凳上有花灯6至8盏,板板相连,组成祈福游灯队伍。
2月12日,抬着“古事”的村民们在河中追逐。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龙岩连城县罗坊乡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古事”民俗活动闹元宵。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2月12日,抬着“古事”的村民们在河中追逐。
2月12日,蜿蜒于乡间田野的大龙吸引众多民众和游客前来观赏。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村民们举行元宵游大龙活动。姑田游大龙活动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年元宵节,福建省福州市的马尾区与彼岸的马祖列岛都彩灯高照、热闹异常,这里闹元宵的习俗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玉帝三太子被贬凡间,投生渔家。他慷慨仗义,为帮渔家驱邪消灾,与龙王三太子发生争斗。玉帝大怒,派天兵将其捉拿并处斩。渔民将玉帝三太子的头抱回岸上,设坛祭奠并尊之为“海神”。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2月12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程黎婷 林春盛)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晚,妈祖圣地--莆田湄洲岛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之中,一场盛大的“送妈上宫”民俗狂欢在这里激情上演,这是岛上每年最重要、最热闹的闹元宵活动,掀起全岛元宵狂欢热潮。
东南网2月12日讯(本网记者 陈佳颖)为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元宵节民俗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连日来,福建省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元宵节系列活动,培育文明新风,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中新网南平2月8日电(张丽君 洪瑛)蛇年寻“蛇”,怎能不探秘福建的“崇蛇圣地”——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8日适逢正月十一,延平区樟湖镇坂头街、麟经街举行元宵游蛇灯。游蛇灯。张丽君摄秦汉以前,居住在福建境内的闽越人盛行“蛇图腾”崇拜。
中新社福建连城2月12日电 题: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中新社记者 张斌“客家人很热情,游大龙、走古事民俗活动非常精彩。”连日来,德国留学生王帅(Arne Boettger)在朋友带领下,来到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度过了一个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