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大冶,剪纸又称作“铰花”,历史悠久,是大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当逢年过节、结婚过寿、纺花织布、做衣做鞋时,妇女们就会用剪刀,把红纸叠起来,剪出一些吉祥的图案,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杭晨 通讯员 梁亦慰叶春海创作的金蛇祈福。受访者供图蛇年春节即将到来,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85岁的退休干部叶春海,剪出《金蛇祈福》《喜鹊报春》等剪纸作品,图案精美,寓意美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常凤灵进行剪纸创作。 巨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中新网菏泽12月9日电 题:纸上生花 山东菏泽剪纸的“守”与“变”作者 肖守祥 李明芮剪刀翻飞,在一方白色宣纸上精雕细镂,几分钟后,一朵惟妙惟肖的牡丹花便跃然纸上。赋予这一张张纸生命的,正是山东省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常凤灵。
《龙腾盛世》《五伦图》赵日霞(右)教授剪纸技艺。《东北八大怪》。《草原精灵》。一把剪刀、一张纸,刀转纸飞,从花草鱼虫到牛羊稻菽,从四季风景到人物故景,一幅幅图案惟妙惟肖,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在兴安盟突泉县,有这样一位艺人,她用剪刀做笔,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在线记者 袁瑞 实习生 贺欣宇)喜迎新春,非遗来贺。蛇年春节期间,大连庄河万达广场办了一场“非遗过大年暨传承技艺社会实践”,吸引了八方来客。其中庄河剪纸最为热闹,男女老少皆愿上手一试,祈愿剪出新年新气象。
记者孙乐佳 通讯员朱潇玲 魏辛培一张红纸、一把剪刀,灵巧的手指在纸上左右翻飞。不一会儿,一只只形态各异、灵动可爱的祥龙就跃然纸上。祥龙迎春,文汇街道敬业社区非遗剪纸传承人王敬英创作了20多幅作品,将非遗文化与生肖元素结合,寄托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中新网重庆6月7日电 题:泰国“Z世代”洋弟子在华学非遗:把“纸上生花”的技艺“剪”向世界作者 王婷婷 陈媛一张纸、一把剪刀,通过不同的折叠方法和下剪角度,在短短几分钟内“纸上生花”,变出不一样的图案。“纸是折起来剪的,只有剪完打开时你才能看到全貌,就像打开宝盒一般。
眼下,潍坊市各景区的牡丹迎来盛花期,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观赏。牡丹不仅以国色天香之美得到世人喜爱,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标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之一。近日,高密剪纸非遗传承人权红历时近一个月,创作牡丹剪纸作品《富贵有余》,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权红正在剪《富贵有余》。
3月9日,2023公益文化剪纸培训第一期在赛罕区文化馆开课。学员们早早来到剪纸教室,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纸张。课上,钱秀云老师手持红纸和剪刀,一边认真展示剪纸的制作过程,一边讲解剪纸技巧,学员们一个个目不转睛,认真实践着,还不时地请老师来帮忙操作指点。
近日,福城街道丹湖社区在华盛观荟党群服务V站开展“妙剪生花,巧手迎新年”睦邻剪纸活动,十余名巾帼代表欢聚一堂剪窗花,体验非遗文化魅力。“剪纸,又称刻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社区工作人员为巾帼代表介绍剪纸的起源和技巧,并与大家一同赏析优秀的剪纸作品,体验视觉盛宴。
SPRING FESTIVAL黄德林男丨上海市人丨退休教师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上海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匠心传承,纸上生花!首个非遗春节,一起来学非遗剪纸。按照图示,将报纸剪成窗花,一起“和和美美”“事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