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高心同 通讯员 吴雅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关于“先生”风貌,古人早有笃思。但在今天,我们仍需思考:何为时代大先生?先生如何大?当即将到来的第40个教师节,遇上新鲜出炉的第十届永平奖教师评选结果,又适逢浙江大学“教育质量提升年”的年度背景。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诗,强调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
会议指出,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等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引导广大湖湘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借此机会,辛小湘也来谈谈关于“大先生”的话题。
作者:陈惠(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
依据思政学科属性与育人使命培育新时代思政课大先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者,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原文有删节)(作者:李慈慈、孙一峰,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云南网】作者:王英健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家们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实践和无私的奉献,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我们更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锻造一批新时代的“大先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新网杭州9月8日电(曹丹)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前夕,浙江大学于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学校近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家精神弘扬、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效。现场,3位教师代表作经验分享。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前,中国各级各类教师共有1891.
来源:【宁夏日报】编者按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近日,记者采访了5位教师,倾听他们对教育的理解、育人的故事。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今年9月10日适逢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等“银发”师者,日前专门通过公共平台写信寄语青年教师,勉励他们立志做未来的“大先生”。“先生”一词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