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供图 马静/制表 彭春霞/制图证券时报记者 马静 刘艺文当前,股权融资阶段性放缓,券商投行业务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如何应对是券商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当前的市场环境作为强基础、修内功、调方向的宝贵机遇,扎扎实实担起资本市场守门人的职责。
5月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消息称,中证协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研究证券公司投融资业务的碳足迹测算方法,推动证券公司积极承担环境和社会责任。零碳解读:“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巨量的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金融和碳金融体系。
本报记者 周尚伃见习记者 于宏2024年上半年,券商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股、债承销金额合计为6.2万亿元。其中,头部券商投行业务竞争格局生变,多家中小券商凭借精品化、差异化发展优势跻身股权承销金额排行榜前十强,也有部分头部公司未能坚守“阵地”。
截至8月30日,42家上市券商半年报悉数披露完毕,投行业务2021年上半年表现展露无遗,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东方证券。
【证券公司助力实体经济直接融资6.39万亿元 IPO融资2809亿元】财联社11月12日电,据中证协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报告》,在过去的一年中,证券公司全年助力实体经济直接融资6.39万亿元,服务科创企业IPO融资2809.28亿元。
【中信证券秦培景:A股投融资、投资者和产品三大生态已经发生显著变化】财联社11月12日电,在今日举行的中信证券2025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表示,随着信用与价格修复,A股将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
2016 年 6 月,《关于修改〈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的决定》发布,取消此前2008 年版本中“净资产/负债总额≥20%、净资本/净资产≥40%”的限制,但证监会表示综合考虑 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要求,财务杠杆率大体为 6 倍左右,与修订前要求基本相当。截至 2023Q1 末,场外期权和收益互换合计存量规 模 1.9 万亿元,较 2019 年底增长 209%。
本报记者 韩昱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0月29日消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新型工业化》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指出“切实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启动试点五个月后,转融资业务改革正式落地,券商融资有望再迎利好。据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证金融”)官网2月21日消息,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改革后,原有的“固定期限、固定费率”交易方式将变更为市场化的竞价交易机制,即采取“灵活期限、竞价费率”。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肖芮冬今年上半年,A股股权融资规模陷入最近几年来的低点。据统计,2024年1~6月A股IPO募资额同比下降近85%,各家券商投行的相关业务规模大多也出现大幅收缩。不过,仍有个别券商实现了逆势增长。
2024年4月,《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等一系列“退市新规”的出台,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资本市场的新节奏中,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
每经记者:王海慜 每经编辑:彭水萍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年,券商投行业务再度展现了其强周期属性。据统计,截至12月30日,2024年A股首发家数102家,同比大幅下降67.5%,IPO募资金额65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2%,IPO募资额创下近10年以来的低点。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里,A股上市券商股权再融资、债权再融资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格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券商延续了2020年以来的疯狂“进补”势头,债券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规模达17630.48亿元,为连续第二年超过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