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孔庆贵喜欢读书是在我五十岁那年才开始的。按理说“五十而知天命”,凡事应顺其自然,不为心动,而我却迷恋上了读书,走进了书山“进山寻妙句,攀壁觅雄词”,沉醉其中,乐此不疲。我徜徉于书的海洋,在拥有欢愉快乐的同时,也时常伴有不经意的“趣事”,让我哭笑不得。1.
那些年的读书趣事文/张鲁伟 我做教师将近三十年了。小时读书往事已经让岁月带去了很多,唯有这些仍历历在目。我时常向学生说起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记得在小学读书时,数学课本上有这样一句:零和自然数统称整数(现在的课本变了说法)。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读书的重要性,相信不需多提,但生活中不少人,明明耗费了不少时间在读书上,却还是收获平平。像主持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的康有为,据说就有个“一锥书”的习惯,简单来说,就是把书籍叠起来,拿锥子往下扎,扎穿几本书当天就读几本书。
少年时,我们的书包里装着课本和课外书,我们一生的知识结构由此打下地基;成年后,那些睡前或是周末的翻阅,在工作之外为我们补充新鲜的知识,不断滋养着我们的内心;年岁渐高,我们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去细细品味书架上那些曾经想读而一直未读的书籍,时光因为读书变得静谧、温暖、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