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九一八事变后四个月,日本又向素有“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发动了进攻,挑起了“一·二八”事变。日军的入侵,激起了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的极大义愤,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此时军政部航空学校刚迁到杭州笕桥不久。日军在我国领空横行,派轰炸机远征杭州,企图毁灭笕桥。
抗战初期:艰难起步,家底初现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的飞机数量十分有限,且来源广泛,种类繁杂。彼时,中国空军可用于作战的飞机大约 305 架 ,与日本空军相比,差距悬殊。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陆海军航空部队拥有各型战机达 2700 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占据着绝对优势。
前言1938年初,徐州会战爆发,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安排作战部署,要求参战的我方飞机在敌阵转几圈丢几颗炸弹,再低空掠过我方阵地以鼓舞士气,如此即可算完成任务功成身退。难道是中国的空军在刻意避战吗,其实不然,李宗仁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刚刚成立的菜鸟级空军,却以大无畏的勇气和空中拼刺刀的热血教老牌空军美国飞行员重新学做人,让美国空军哀叹: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空军强国!这一系列空战不仅打出来志愿军的气势,更是让传说中的空战无解战术——大圆圈战术成了历史。
战时中国空军各类飞行失事事件频发,其根本原因是国民觉空军编练指导思想混乱与训练成效不彰。这些措施的推行确曾使战时中国空军飞行失事现象逐渐减少,但因受敌我空战总体实力变化和远东太平洋战场形势演变的牵引,及某些举措执行不力的掣肘,该项整治的实效时有起伏,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总体战力的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