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3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我们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赵晖、主治医师黄小银和主管护师李加芬,喊你一起来学能救命的技能,希望能够提高民众的应急救护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来源:【濮阳日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脏骤停发生猝死,平均每小时就有超过40人因此丧失生命。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死亡率达99%。心跳骤停后的最初4分钟是实施有效急救的最佳时间,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被称为“黄金4分钟”。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心肺复苏(CPR)技能可以挽救生命。CPR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术,可在心脏骤停时提供临时的人工循环和呼吸,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如果超过10分钟才开始抢救,那么患者的生存机会渺茫。问:CPR如何进行操作:答: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C-A-B):1.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心、肺)陆续出现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在我国,每年约有4.4万人因心脏病发作、运动、窒息、疲劳、药物中毒、精神因素等诱因发生心脏骤停,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骤停而死。
本文来源: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现场对触电者进行施救时,请一定注意:切断电源,禁止徒手拨开电源,禁止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直接接触触电者,如果是被高压电电击伤,需等待彻底断电后才能接触触电者;如果触电者是从高空坠落,尽量不要移动触电者。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而猝死的人数约55万人,大众对心肺复苏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在医院外被救活的概率不到1%,而猝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那么,当你周围有人心脏骤停时,该如何正确运用心肺复苏呢?
心肺复苏是最基本的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方法。疾病、触电、溺水或气道异物梗阻等都有可能引起心搏骤停。对发生心搏骤停的患者,如果事发现场周围人能够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如果发现有人倒地,我们一定要大声呼救,请周围的成人帮助,并及时拨打120。
来源:【赣南日报】平时,我们应掌握心肺复苏技术,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可以在第一时间恢复伤病员呼吸、心跳,挽救伤病员生命,主要用于抢救心肌梗死等危重急症以及触电、急性中毒、严重创伤等意外事件造成的呼吸心跳骤停伤病员。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在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搏骤停,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搏骤停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