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晚报】宋建英为小叔子烧好午饭。常言道“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在余姚市黄家埠镇五车堰村,有这样一位嫂嫂,十年如一日照顾双目失明的小叔子,毫无怨言。她就是今年53岁的宋建英。“要不是阿嫂,我早就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了。”王小军经常这样说。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在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办事处,有一位名叫田洪英的75岁农村妇女。她是一位勤劳淳朴、孝老敬亲的好儿媳、好媳妇、好大嫂。嫁到中泉村方祖吉家后,50余年来,她悉心照顾老人,与丈夫相亲相爱、相濡以沫,无怨无悔照顾残疾小叔子。
二十多年如一日,她用行动诠释着“长嫂如母”的好家风,细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小叔子,她的善行感动邻里,她就是遵义市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村民——廖英儒。每天一早,廖英儒便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屋子、喂鸡喂羊,帮助小叔子李正贵翻身洗漱,随后,又为他端来热气腾腾的早餐。
曲冬梅,女,1977年12月出生,山东省邹平市韩店镇苏家村村民,“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六届全省道德模范”获得者,2016年入选“山东好人之星”、“中国好人榜”。一位朴实无华的农村妇女,二十余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小叔子,无论遭遇任何的艰难困苦,都无怨无悔。
王桃连正给难以自理的小叔子喂饭 从娘家到婆家,距离不过7里路,生活之路却走得无比艰辛。1991年,庐江县泥河镇泉西村的王桃连,嫁入婆家后几乎没出过村。30多年的时间,她独自挑起照顾残疾小叔的重担。近日,记者来到庐江县,聆听这位最美嫂嫂的动人故事。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大皖新闻讯 一个柔弱的农村妇女,27年里用自己的辛劳和坚强支撑起一个家。
文/图 周菁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建新萍乡市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村民刘妹连是一名勤劳又善良的平凡农村妇女,作为长嫂,她32年如一日坚持照顾身体瘫痪的小叔子肖忠楼,其感人事迹在萍乡当地被传为佳话,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东营报道魏爱玲,女,1966年9月出生,群众,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荣庄村村民。今年58岁的魏爱玲,已经悉心照料瘫痪的小叔子16年,从清洗被褥到饮食起居,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用行动践行着长嫂如母、勇于担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到群众邻里的一致夸赞。
扬子晚报网11月30日讯 (通讯员 吴驰 记者 王国柱)初冬的上午,太阳早就升起,趁阳光正好,张华兰将小叔子床上的被褥抱出、晾晒在外。“今晚睡觉会更舒服些。”今年62岁的张华兰已是两个孙女的奶奶,但仍然像慈母一样悉心照顾智力二级残疾的小叔子,这一照顾就整整38年!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田泽阳推荐理由照顾瘫痪的小叔子穿衣、洗漱、吃饭、休息、睡觉,是刘俊书每天都要做的事情。48年来,从未间断。现在,刘俊书的两个儿子接过照顾叔叔的接力棒。一家两代人用真情和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8月7日讯(通讯员 林素真 林妙君)现年44岁的查素菊是漳浦县绥安镇查厝村人,也是一家从事外贸出口的汽配生产企业副总经理。然而,管理着80多名员工的她,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坚毅。查素菊十几年如一日,照顾意外瘫痪小叔子,“长嫂如母”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