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代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一带,为商代早期都城遗址 。其中遗址城垣为夯土板筑,平面为长方形,横断面呈梯形,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均为1870米,城墙周长近7000米,西城墙和北城墙西段破坏较严重,残墙大部分被埋在地面以下,东城墙和南城墙的大部分还保留在地面上,城墙底宽20米-30米,顶宽5米多,高约10米;
顶端新闻记者 王莹莹 张玥颖4月28日,“与辉同行”河南行专场直播走进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董宇辉与考古学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袁广阔线上云游商都管城,登上拥有3600多年历史的商城墙,citywalk老郑州街道,实地探访巍巍亳都的“根”与“魂”。
【全面开展“三标”活动 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典型系列报道∨∨商代王城遗址:在这里,行走商都感知早期中国清晨,在商都遗址公园,夕阳红葫芦丝演艺队奏响《谁不说俺家乡好》,婉转悠扬;商韵园里甩着长鞭打陀螺,声声响亮;商颂广场跳起欢快的舞蹈、健康步道上悠闲自在地踱步,美好生活在这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商代兽面纹铜钺。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展厅里呈现的商代筑城场景。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供图战国时期“亳”字陶文。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展厅里陈列的陶器等文物。新华社记者 李 安摄商代原始瓷尊。
4月28日下午,“与辉同行”河南行专场直播走进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和直播间的观众,跟随董宇辉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广阔的脚步,一起走进“巍巍亳都”,认识这座沉寂数千年都城的面貌,解码中国早期文明的千年根脉。
身着汉服,铺展茶席,表演茶艺,惬意品茶……在郑州商代城墙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商都茶会”掀起品茗新风。 河南日报记者 聂冬晗 摄河南日报记者 王延辉5月21日,一个特殊的日子,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茶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祁道鹏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浩亳都有新象,郑州版的“上海新天地”要来了!2024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传统风貌现代都市文化商业街区——“亳都·新象”项目首次亮相便“圈粉”无数。
塔湾古街项目石砌挡水墙(从东向西拍摄)。9月13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传来新消息,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数处商代早期沟渠遗存,这是郑州商城遗址供排水系统的一部分,改变了对郑州商城南部空间布局的固有认知。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城市中心区,发现并确认于1955年。
袁广阔商代“杜岭一号”方鼎。本文图片均由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提供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内城垣局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刻字符陶器。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的朱书陶文。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冶铜坩埚。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刻字符大口陶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