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 日本青花鱼藻蟹甲纹瓶(《大清康熙年制》款)此件为日本制青花瓶,瓶身绘鱼藻、螃蟹、螺纹等,近足处绘海水和奇石。海螺为贴塑装饰,立意新巧,匠心独运。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青花款,向中国陶瓷致敬。整体渲染清淡雅致,器形端庄。
元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及至明代,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交融碰撞,对青花瓷制作工艺的演进以及艺术价值的提升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著名陶瓷家吴仁敬在中国第一部陶瓷史专著中曾说:“明人对于瓷业,无论是意匠上、形式上,其技术都
青花瓷,英文名blueandwhite,以“青”为灵魂,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约1250-1350摄氏度高温一次烧成,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
器物作为一种带有审美倾向的载体,在东西方之间流动,无论是瓷器的景物图案,还是漆器的山光水色,都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把这种审美倾向通过器物之载体传播出去。景德镇的青花瓷尤为如此。诗人用诗歌赞美瓷器,贵族在家中挂满瓷器以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
一直以为都非常喜欢听经典老歌,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了,总是有意无意地会哼唱起这首〈青花瓷〉的经典老歌: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峰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这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地一笔如含苞待放。
潮新闻客户端 本文摘自英国学者、伦敦大学中国美术史教授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的新作《蒙古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1月),潮新闻经授权刊发。本书为春风月榜上榜书,标题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