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十载努力,马王堆汉墓一号、二号、三号墓出土的所有文物完成了系统性清库。经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包括马王堆古尸(辛追夫人遗体)和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三大主要门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近日,湖南博物院透露,经过数十载努力,马王堆汉墓一号、二号、三号墓出土的所有文物完成了系统性清库。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包括马王堆古尸(辛追夫人遗体)和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经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三大主要门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新华社长沙8月23日电(记者张格、刘芳洲)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年,再次引起世界关注。在此前摸清“家底”总量超2.6万件的基础上,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已初步形成。50年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宛若架设一条时光隧道,通往2000多年前的西汉。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彭鹏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数量众多,达三千余件,主要分布在一、三号墓中。这些文物种类丰富,涵盖了食物、漆器、陶器、乐器、土器、织物、简帛文献、木俑、兵器等。保存于湖南博物院中的“马王堆汉墓陈列”,则以丰富的文物和精彩的展示,向世人诉说着这座历史宝藏的故事。
来源:【山水洲城记】8月17日至20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历经数十载,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完成了系统性清库,包括马王堆古尸(辛追遗体)和漆木器、纺织品、简帛三大主要门类,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
8月18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承办,湖南博物院等单位参与执行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长沙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了诸多考古发掘成果,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这些成果?
时隔10年,由湖南省博物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下文简称为“中心”)、中华书局合作编纂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下文简称为“《集成》”)再度重修,一批最新的发现被纳入新版的《集成》中,最新发现也使得马王堆学中的不少缺失得以补齐。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瞿雅瑾 记者 姜振军)岁月不朽,汉韵悠长。2025年1月16日,由湖南博物院、盐城市博物馆主办的《汉·无极——马王堆汉代文物精品展》在盐城市博物馆开幕,为文博爱好者带来一场绝美的视觉盛宴。
图①:马王堆汉墓出土《周易经传》。图②:马王堆汉墓出土《太一将行图》帛画。图③:《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修订本)。以上图片均为刘钊提供核心阅读考古发现讲究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最好还要见“思想”。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16日电(瞿雅瑾)1月16日,由湖南博物院、盐城市博物馆主办的“汉·无极——马王堆汉代文物精品展”在盐城市博物馆开幕。观众在观展。盐城市博物馆供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写在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之际 全媒体记者 龙文泱 被誉为“汉初文明标杆”的马王堆汉墓迎来了新的历史时刻:8月17日至20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为了守护好湖湘大地上宝贵的文化遗产,我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将集中发布一批马王堆汉墓文物研究与利用的阶段性成果我们跟着一件漆凭几先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西汉看看辛追夫人“漆”彩斑斓的生活01摸清“家底”!
1974年8月18日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成果首次对外发布“回眸五十载,辉光两千年”昨天(8月18日)上午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一批马王堆汉墓研究最新成果发布经整理,马王堆汉墓出土简帛文物1430件包括帛书、帛画、木牌、竹简等蕴藏着丰富的医学养生内容
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1972~1974年,马王堆汉墓先后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经过半个世纪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作为20世纪中国最为轰动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马王堆汉墓的名气不亚于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记者 任思雨)“原来素纱襌衣有两件?”“这件不是被盗了吗?”“我也听说它被冲进下水道了,所以只展出了楼上那件,到底真的假的啊?”在湖南博物院“彼美人兮——两汉罗马时期女性文物展”里,几位游客正站在曲裾素纱襌衣的展柜前热烈讨论着。
在马王堆汉墓的出土了一个漆器鼎,当时考古专家在挖掘的时候,里面居然还盛着藕汤,虽然有已经酸臭了,可是汤水却很清澈,而且还飘着几片藕片。当考古专家正要端起这个漆器鼎拿到墓外的时候,让鼎里的汤水晃动了一下,就是这一下的晃动,这顶里面的藕片突然开始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