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3月15日,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宝相寺的太子灵踪塔内出土了佛牙、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宝相寺始建于北魏,唐时名为昭空寺,宋真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敕昭空寺为宝相寺。宝相寺被誉为“北朝最初的胜迹,东方最著名的道场”。
#头条创作挑战赛#相传2500多年前,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天尼泊尔南部与印度北方邦交接的地区)的净饭王太子乔答摩.悉达多有感于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的种种苦恼,舍弃太子的生活,出家修道。在35岁时,乔答摩.悉达多在伽耶(菩提伽耶)的两棵菩提树下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创立了佛教。
,布衣百姓,古往今来,人们对“长生”的渴望从未停歇,穷尽一生追寻的,除了那虚无缥缈的“仙丹妙药”,还有那传说中带着神圣光辉的——舍利子,尤其在古代,舍利被视为佛法无边、功德圆满的象征,引得无数帝王将相顶礼膜拜,甚至不惜耗费巨资兴建寺庙、打造金棺,只为供奉这佛教圣物,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这些散落在中国各地的释迦牟尼舍利,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舍利子,是佛教的一种供品。相传是释迦牟尼佛在涅盘前所遗留下来的、带骨、无色无臭的舍利。佛陀涅盘后,众弟子将舍利子收集在一个小瓶中,作为供养佛前供奉之用。相传这是释迦牟尼佛所留下的唯一一粒舍利子,而那粒骨灰则被称为“佛骨”。《瑜伽师地论》云:“佛之骨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