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元宵、大红灯笼挂的高、吃汤圆来放鞭炮、大街小巷乐淘淘,赏宫灯、猜灯谜、吃元宵、是中华民族流行千年元宵节特色民俗活动,在新时代古老的民俗又被赋予新的内涵。近期,宿州埇桥区各街道社区以不同的形式举办了“闹元宵猜灯谜走进元宵节”活动。
带有梅兰竹菊的面灯。 刘鸿鹤 摄中新网安徽宿州2月5日电(刘鸿鹤)提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自然会想起吃汤圆、拎灯花、猜灯谜……在安徽宿州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元宵节习俗——“蒸面灯”,当地老百姓会在元宵节晚上将蒸好的面灯摆放在家中的各个位置,寓意来年亮亮堂堂、平平安安。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绽放添新彩,再过几天就是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一大民俗。到了元宵节,万家团圆,亲朋相聚,吃元宵、看花灯、看烟花,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又一次将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在此,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欢度节日的同时,也要注意消防安全。
日子过得像风一不留心就远去无踪不知不觉已经进入2018年3月份有人留恋着“佛系”生活有人发着“道系”朋友圈不过今天小伙伴们的朋友圈不约而同的都被宿城新区人民广场盛大开幕的幸福宿城·2018元宵花灯庙会刷屏啦~期待了整整365天今天宿城新区人民广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到处是喜庆祥和的
2月21日晚,宿州一位女士正在自己蒸面灯。22日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宿州,元宵节又称“花灯节”,因为这一天当地市民会点灯,而这个灯就是面灯。元宵节做“面灯”是皖北地区世代相袭的风俗。每到元宵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用豆面掺上小麦面,捏成不同生肖的面灯,然后放到锅里蒸熟。
来源:中工网 中工网讯 2月7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总工会在温州商城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的节日·元宵节”趣味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居民间的交流与互动,现场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灯火映万家 团圆共此时—元宵佳节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正月十五,除了吃汤圆、猜灯谜之外,沪苏浙皖人民欢度佳节的花样繁多,独具地域特色,比如走三桥、拔五更、观万绥猴灯、赏汪满田鱼灯……关于长三角的元宵节民俗活动,你知道多少?一起来看看吧!
在安徽宿州,有元宵节点面灯的习俗。小麦粉是制作面灯的原材料。善做面食的北方人在这天会做好12盏精致的面灯,12盏灯代表12个月份,遇上闰年还要多做一盏。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小工具,将面灯捏成花、狗、鸡、兔、龙等不同形状。代表不同月份的面灯蒸熟之后,面盏里的水量会有所不同。
2月22日上午,合肥市妇联召开2024年新闻媒体恳谈会,近20家中央驻皖及省、市媒体代表受邀参会,围绕儿童友好、家庭服务、女性创业、青年人才交流交友等热点话题,掀起了一场关于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妇联工作和全媒体深度融合的“头脑风暴”,现场还评议了“合肥2023女性新闻人物”。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黄山歙县卖花渔村,宽阔的停车场挤满了省内及苏浙沪牌照的车辆,前来赏花的游客近万人;合肥庐江县矾山镇,一家名为“竹溪•乔冲”的乡野度假营地揭开面纱,迎来了首批体验的游客;马鞍山含山凌家滩遗址公园,一群身穿考古服饰的孩子开启了专属他们的“国宝守护探险”……连续几
春节假期刚过,元宵节即将来临,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们还在互相安利各自眼中的灯会“天花板”和花灯“顶流”,逛灯会、赏花灯热情不减。爆火的济南夏雨荷花灯已经成了热门IP,不仅有同款冰箱贴、同款网红妆容,还在其他城市陆续出现同款花灯和姐妹款花灯。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一天有吃汤圆、猜灯谜、逛灯会、舞狮等等传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饮食习惯和习俗都不大相同,在过元宵节时,在我们安徽宿州一直流传着蒸面灯的习俗,这个习俗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