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感谢网友“熊猫小憨憨”供稿。正月十八,一个北方小农村。可能是因为村里孙姓居多,自老辈儿起就有对于孙膑的崇拜。早年的庙宇已无存,但“发大牛”的传统却留存了下来。一个北方的小村子,孙姓居多。也许这就是衍生对孙膑的崇拜的原因。村里的婆婆娘娘,早就扎制好了准备烧掉的祭物。
新华社济南2月2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阳)“拜年拜到正月半,拔出门闩追一段”,随着正月十五的到来,猴年春节迎来了又一高潮。在山东多地,除了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记者看到多种传统民俗在今年的元宵节中颇受民众欢迎。
对于上班族而言,春节假期的结束也意味着年的远去。而在昌邑市都昌街道东永安村,正月十四热闹非凡,因为这一天该村举行“烧大牛”仪式,每年吸引上万人参观。3月4日,记者来到东永安村看到,村民们争相摸“大牛”讨吉利,有人甚至从50里外专门赶来摸“大牛”。有人将孩子举起摸“大牛”。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陆金星“发大牛”,发走千灾迎百福。每年的正月十四,昌邑市龙池镇瓦城孙子庙外就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每年的这个时候,一场“发大牛”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据考证,瓦城曾是战国著名军事家孙膑的食邑。
在昌邑市都昌街道永安村至龙池镇瓦城村一带,当地民众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民俗活动,即每年正月十四自发组织祭祀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孙膑,其表现形式——“发大牛”活动,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临邑孙膑庙座落在糖坊村北侧,据记载: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当地老百姓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活动,附近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会扶老携幼来这里赶会,人们抽鉴问卦,求财算命,烧香祈福,男女老少,熙熙攘攘,兴高采烈。
一九七二年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中发现的《孙膑兵法》,否定了历年来对孙膑的虚无传说,也引起了孙武、孙膑的关系以及身世、故里、战场、墓冢研究的热潮,但孙膑故里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孙武的名字没有记载在《左传》之中,孙武、孙膑身世未明。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9月28日上午,龙池镇人民政府召开第七届龙乡文化节启动仪式,昌邑市政府副市长赵欣,昌邑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代选庆,昌邑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俊锋,龙池镇党委书记王冰,龙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奎隆,潍坊创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赏民俗表演、看艺术展览、品非遗文化……春节期间,我市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沉浸式体验活动、民俗展演、艺术主题展览、文旅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上新春文化大餐,丰富人民群众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学生体验画年画。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5日讯 正月十四,昌邑市都昌街道东永安大集人流熙攘,热闹非凡,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集市上,“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民间文艺汇演喜庆开演,铿锵的锣鼓,欢快的秧歌,演出人员载歌载舞,欢天喜地贺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