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卫,明朝内廷侦察机构。厂,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东厂系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大内行厂系明正德初年设立。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皇帝的卫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成立。
东厂、西厂、锦衣卫都成立于明朝,使中央集权达到了巅峰。下面来看一看有什么区别。一、成立时间区别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设锦衣卫。东厂:成立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
今天看到一本网文,开篇崇祯便对曹正淳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东厂督主。”从搜索中选了4个结果,可以看到大致就是,厂公,厂督,督主,总督东厂,提督,估计还有没看到的结果,比如:东厂提督,西厂提督,提督东厂,提督西厂等等。
今年,没有写书,闲下来便读了点闲书。 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也就是几千年的历史,温故知新也是许多人的一种学习与研究的方法。我知青出身,文化低,读不了甲骨文,连文言文也感觉累,只能杂七杂八地看些白话文包括历史、社会小说,不是研究,仅为消遣,减轻工作与专业研究带来的精神压力。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文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兵变。对于夺门之变来说,是一场围绕着明朝皇帝之位的兵变,最终的结果是朱祁镇从朱祁钰手中夺回了皇位。
公元1402年,朱棣以靖难之名完成篡位之举成功登上帝位,由于得位不正,时隔多年朝中仍有大臣暗中反对,造成朱棣与大臣们到底不信任,而锦衣卫不在宫内,用起来又不甚方便,所以朱棣设立以宦官为首的特权检查机构东厂,完全服务于皇帝。
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将拱卫司改成锦衣卫后,致使太监干政,大杀功臣、满朝文武无一不瑟瑟发抖,公公们的拂尘,锦衣卫的绣春刀,是让人横着进、竖着出,要多黑暗有多黑暗,从锦衣卫到六扇门、从东厂到西厂,到底谁才是明朝最狠的呢?
最近又有一部明朝的电视剧很火啊,《成化十四年》,里面提到了汪直,说到他建立的西厂。普通老百姓看着绣春刀只有眼红的份儿,充其量加入东厂,成为办事“番子”,可以在北京欺男霸女,吃饭不给钱,也算是人生巅峰了。
这两天听说放起了《绣春刀》,可怜我这前武侠迷疲于奔命竟看不得。知道大致是几个锦衣卫与东厂头子魏忠贤江湖恩怨的事,知道里面一个锦衣卫是张震演的沈炼。这导演大概知道明朝有个原型,叫沈錬,是货真价实的锦衣卫,只不过生在嘉靖年间,上书大骂严嵩,因而被严嵩害死,端的是一条汉子。
锦衣卫是明朝设立的情报机构.锦衣卫名字的由来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名字是【拱卫司】第二个名字是【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仪鸾司】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皇帝外出的护卫问题,接见外国使节、皇帝祭祀的依仗问题,可以理解成是现在政府三军仪仗队跟负责政府首脑贴身安保的一个部门。